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记得去年门巷,风景依稀 ...

  •   开往南京的长途汽车到了最后一站。江寒下车,找到一辆三轮车,到市委去。车夫拉到中途又恳求着去药店给一个肺痨病人买中药,药包直接挂在车把上。
      "你买的什么药,味道这么冲?“江寒穿着一件干部制服,头发理得短短的。她闻着那浓郁的中药味道,忍不住问。
      ”治肺病的。“那车夫叹口气说,”病人被日本人打坏了,哪块都坏。这几年天天咳血,嗨!谁知道还能活多久呢!“
      ”是大屠杀那时候?“江寒的记忆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她悲戚地问。
      ”不是。听说是在北方,当时几乎被日本人打死了。后来不知怎么的又被当地人从万人坑里背出来,用了一棵藏了大半辈子的千年老山参,硬是把命吊了回来。可人已经糊涂了。有时清醒,说南京赵宅,抗战胜利了,就把他送到了南京。满以为那就是他家。可赵宅在战乱中早就毁了,赵家人也都不知去向。这不,还有个破园子留着,就把他放在那里。“
      江寒怔怔地听着。
      ”那他靠什么生活呢?“
      ”就是巧嘛。有个以前在赵宅当过使唤丫头的,打仗那会跑到乡下嫁人了,胜利后又回来看旧主人,见这里破烂拉撒的,旧主人都不知去向,哭了一鼻子。恰好瞧见那人被抬回来,哭着上去叫唤什么薛少爷,就此让她收留了,也在那个破园子住了下来。真是忠仆。“
      ”你马上带我去!“江寒踩踩脚踏板,急切得站了起来。
      ”啊!好的,好!“
      明净清澈的秦淮河河水,在阳光下闪着粼粼波光。岸上,嫩黄的柳条在轻风中曼舞;河里,处处响着清脆的捣衣声。片片比雪洁白、比棉絮柔软的云朵,在碧透的天空里缓缓流动。昔日的赵宅已在战争中被摧毁,赵家的人,据车夫说,战前就逃到大后方去了。也不再有人回来看过。
      杨柳岸旁绿树丛中的一条老式的小街,石板路面宽不到一丈,但异常洁净。沿街住户的门前两边种植的高不过人的弯弯柳,伞形的树冠,缀着条条金线似的枝条,灿若华盖。街上行人很少,除了鸟雀的鸣叫,孩子的欢笑,难得听到别的声音。在一个邻近荷塘的小弄的天井院里,一株无花果树占了半个庭院,而另一半,除了生机勃勃的玉兰、腊梅、香泡、金檀,竟还有一株苦楝。那苦楝树枝叶婆娑,躯干细而挺拔,高高地站在众树之上。对着小门的三间明显已歪斜的旧式平房,顶上长满了杂草,墙上覆盖着藤萝、爬山虎,这说明它的年龄起码在一百年以上了。屋中间的一间是穿堂,也当客堂使用。这里摆着一张看不出本来颜色的重而又大的方桌和几只模样相配的三腿圆凳。穿堂的后门外是一个遍植花木的大院落,里边住着十来户人家,有两个侧门通向荷塘。穿堂的左右两头是套间,一头的门上挂着长形铜锁,锁上有一层灰尘,显见得久已无入居住;另一头被虫蛀得斑斑驳驳的两扇雕花木板门,一扇开着。从穿堂里走过的人,都可以从开着的门里看到房里的陈设:一张老式淡黄色双人床上悬着一顶白纱帐,床的一头是一只褐黄色,构造复杂,有十几只小抽斗的老式梳妆台,中间嵌着一面蛋圆形的大镜子;床的另一头摆着一只土黄色床头小柜,同样颜色的桌,橱,柜,靠墙立着。它们的样式和破旧的程度,都说明这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上的遗物。大镜子里边总是映出一张和家具差不多颜色的脸。
      车夫把车停好,从车把上取下药包,唤道:”小桂子娘哎!“
      一个中年妇女,挽起的发髻被刨花水洗得发光,身上穿着半旧的衣衫,奔出来笑道:”杨师傅,又烦扰你了!“她接过药包,看见一步步怔怔地望着那镜子走过来的江寒,忙说:”这位同志......“
      她上下打量着江寒的干部服,露出既敬畏又拦阻的神情。
      江寒完全没有意识,只是一步步地向那张镜子走去,走过去。
      镜子里的人,闭着双目,显得很疲惫。头发被剃光了,看不出黑白。尽管已是春天,他依然盖着厚厚的棉被,被头上细心地缝了一层毛巾,上面泼着药渍和血迹。江寒一步步地走了进去。
      那个中年家庭妇女好像悟到了什么,一下子用手捂住嘴,眼泪流出来,又不敢哭出声来。
      ”薛磊!“江寒扑在床前,紧紧抱住那张清癯的脸,痛哭失声。
      那双眼睛张了张,透出一丝光亮。
      车夫想过去,被那中年妇女拦住了,她只是哭着。
      “薛磊,我是江寒啊!是你心上的江寒啊!你怎么了?你没有死?你怎么到了这里?你怎么了?你为什么不说话?你看着我,我是江寒啊!”
      “江寒......”床上的人费力地蠕动着嘴唇,吐出两个字。
      “说话了,说话了!”车夫不知怎的也把眼睛在肩膀上擦了擦,抖擞着叫道。
      “江小姐,不,江同志......”中年妇女泪流满面地呼唤着,“你可来了!我以为你们都把他忘掉了,忘记忒了!扔到秦淮河里去了!”
      江寒依旧捧着薛磊的脸,她慢慢抬起眼,看着扯着身上的大围裙,揩拭眼泪的女人。
      “你是......小莲子?”
      “是我呀,江小姐!”中年妇女又哇地哭出声来,“你还记着我,记着他!你的头发怎么都白掉了!”
      江寒的手忽然一沉,她急忙去看,只见薛磊的眼睛闭上了,头也向后仰着。
      “薛磊,薛磊!”江寒显示出与平日性格不符的慌乱,她捧着薛磊的头不停地招呼着,又用额头去碰他的鼻息。
      “江小姐,让我来,让我来。”小莲子放下围裙,赶过来,“他经常这样突然昏厥过去的!短命的日本鬼子啊!把好端端的一个人弄成了什么样子!”

      不知过了多久,废园一角的小厨房生起了炉子,散发出浓重的药味。绿芜庭院,细雨湿苍苔。
      “江小姐,不,江同志,你莫要太难过。薛少爷病得这么重……”小莲子扇着炉子,揩眼泪。
      “不难过。病再重,也还活着。”江寒的眼睛也湿润了,“只是他受了多少苦,大约只有天知道了。”
      “嗨!听你说赵小姐在北京,丈夫在大学堂当□□,儿子也大了,我心里真好过。她不是大太太生的。你们来南京玩那年,她和她娘在老家泰兴住着呢。第二年她娘死了,大太太膝下又没个一儿半女的,才把她接回来。”
      “她和我、薛磊一起在北平战斗过。”江寒甩甩头,不再去想那些可怕的往事,“小莲子,这些年多亏了你。你守寡,带着个孩子,还伺候病人。”
      “你和薛少爷待我平等,又是老爷太太的贵客。做仆人,忠信两字是要讲的。”小莲子忽然刹住嘴,不好意思地一笑:“江同志,我封建了。”
      “不!小莲子!”江寒一把搂住她,“还是封建一点好,封建一点好。”
      “江同志……”
      “你还是叫我江寒吧。解放了,共产党讲人人平等。“
      “好,江……我叫你江姐姐吧。你准备怎么安置薛少爷?“
      “他病成这样,不宜挪动。我现在在财政部工作,得回北京去请长假,回来……陪着他。“
      “好,好。“小莲子又用围裙揩了眼睛,”不知道政府会给他个什么说法?“
      江寒沉默了很久,半晌才道:“不瞒你说,不知道为什么,解放这些年,薛磊的烈士荣誉一直没批下来。方超和赵灵漪也没少出力,但情形就是有点古怪。“
      小莲子怔怔地听着。
      “现在也不要这个头衔了。他还活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