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第一章

      初夏时节,天远山青。

      布言眺望窗外,晴空万里,风轻云淡,现世安稳。
      不过,自家庭院的歪脖子树被雷劈焦后倒在地上,正用它的尸体竭力证明昨晚的疾风骤雨有多凶猛。

      对被劈死的歪脖子树默哀三分钟,她趁着今天有空,先打电话找人预约时间把焦树运走,再去挑选一棵新树种上。

      出门前,打开电脑看了一眼X站。
      作为一名业余up主,凭兴趣喜好缘更视频。三年以来,累积了十万粉丝。

      近期开始制作新的系列“从八件有趣文物聊历史”。
      昨晚,上传了新系列的第一集《十二块木板引出的明朝往事·1》。

      电脑屏幕显示视频已经通过了审核,一夜过去有了小几千播放量,一两百的评论。

      布言丝毫不着急看评论,悠哉悠哉地先开车去园艺店铺预定树苗。路上,她有一搭没一搭地猜测,必定有一波评论吐槽新系列的视频主讲人形象。

      三年来,一直没有真人露脸。反而点亮了灵魂画手技能,绘制形象各异的Q版主讲人。
      这次文物历史系列的第一讲主讲人,是一只秃顶没鼻子Q版小人,手持荷花,丑得很安详。

      此时,布言无从得知在昨夜凶猛的雷暴中,虚空之上有奇怪的电子音响起。

      【叮!跨时空传播系统启动,数据载入中。】
      【初始连接一个世界。影像模块100%,字幕字体匹配模块90%,语音同步模块50%,时差模块调试中……】

      *
      *

      洪武二十五年。
      秋至天寒,云沉风骤。

      朱元璋遥望窗外,晨光微熹,却难掩阴沉天象。
      今年的九月似乎格外寒凉,秋风钻入衣服,冻得人骨头冷。

      或许不是天冷,而是心冷。

      五个月前,长子朱标病逝,这个噩耗远胜晴天霹雳。

      于私,作为六十多岁的老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是痛入骨髓。
      于公,多年精心培养的太子没了,对于江山社稷极为不利,怕是会动荡暗生。

      再怎么悲痛,日子还是要过。当务之急必须要确定新的继承人。
      几经思量,按下心底隐隐不安,终是决定不选儿子,而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

      今天早朝就要正式宣读册封诏书。

      当朱元璋准备走出寝宫,身旁的烛火忽然噼啪一闪。
      殿内墙上蓦地闪出一幕虚影,紧接着响起了一串飘忽不定的声音。

      【大家好,欢迎来到「咕咕闲谈」。今天起,我开始制作一个新系列「从八件有趣文物聊历史」。第一讲让我们聊一聊《十二块木板引出的明朝旧事》。】

      “来人!护驾!”
      寝宫墙面惊现诡异影像,在一瞬愕然过后,当值太监王景宏大喊出声,第一时间挡在了皇上面前。

      朱元璋饶是经历了六十多年风风雨雨,也是心头一跳,生平第一次遇上如此诡奇至极之事。仿佛遇见了海市蜃楼,有些充楞地看着墙面异状。

      不。这不是海市蜃楼,它有断断续续的声音。
      似一面超大水镜,长七尺高四尺,显出了不知从何而来的影像。听着镜中传出的口音,近似顺天府一代语音,又有所不同。尽管对口音不熟,却能看懂水镜下方出现的文字。

      朱元璋迅速阅读,与自古以来习惯的书籍竖排从右往左排版不同,这文字是横排从左向右阅读才顺口。

      他不太了解其中的一些词汇,比如“咕咕闲谈”的“咕咕”有无特别含义?但足以弄清这水镜是要以文物说历史,而现在要开始说明朝。

      此明朝,就是指自己所建立的明朝吗?
      极有可能是。因为水镜中讲话的小人手持莲花且秃顶丑陋。

      对于这一幕,比起惊吓,朱元璋心头窜起一股熊熊怒火!

      嘲讽!
      突如其来的异象一定是对他赤.裸.裸的嘲讽!多少年了,没人敢在他面前如此放肆!

      二十五年前,洪武元年,他定国号“大明”,其含义与明教密不可分。

      想当年,他最初是明教小明王的部下,起于草莽而后一统天下。
      为表自己是明教唯一正统领袖,其余教徒应该俯首称臣,就把一手创立的王朝称为大明。

      当然,大明也能被诠释出别的含义。

      像是古代祭礼有“朝日夕月”之说,而日月相合是为明。

      另外,与历代建立王朝多从北方起势不同,他从南方起兵问鼎天下。
      姓朱,与火神祝融象征的红色相近。祝融故墟在金陵,正是如今京师的所在地。再反观被推翻的元朝,起自北方,以阴阳五行来看是为水为黑。

      朱明王朝推翻了元朝,恰是暗合以明克暗,以火制水,这个国号不能更合适了。①

      话说回来,虽然立下大明为国号,但他在登基第一年就颁布了法令。
      《大明律·礼律·禁止师巫邪》,明确指出今后禁止白莲社、大明教、弥勒教等的传播。其目的不言而喻,不允许他人效仿打着明教旗号行造反。

      如今殿内忽现水镜,虚影小人手持莲花,难道不是寓意与明教相关的白莲教?

      朱元璋毫不认为自己秉性多疑,还能指出另一个证据。
      奇怪小人没有头发,与自己曾经剃发为僧的经历又联系到一块去了。这虚影还没有画鼻子,一定是在丑化自己。

      如此一来,岂能不怒。
      今天正要册立皇太孙,关键时刻竟有鬼祟出现,倒是要瞧瞧忽来的鬼影要怎么讲述明朝。

      “都退下,闭门,候在殿外。”
      朱元璋思绪狂转,想了很多,但都是在一眨眼间。
      他面不改色,立刻摈退左右,让当值太监退出殿外,让护卫守在殿外即可。

      就见水镜中画面一变,出现了三张旧器物的图片。

      【《十二块木板引出的明朝旧事》,顾名思义我们要看的第一件文物与木板有关。放图1、2、3.jpg,不知道有没有人能认出这个形似金字塔堆放的器物是什么?】

      十二块木板都是正方形,大小不一致,呈比例缩小堆放着。最大的那块放在底部,最小的一块在顶部。
      它们的正中都开了一个小洞,一根绳子穿过12个洞,将一摞木板串了起来。

      朱元璋一瞧,立刻认出了这是什么东西。
      这玩意压根不是什么珍奇异宝,鬼魅为什么要说它能引出明朝往事?

      【猜到这是什么东西了吗?给大家一些提示,它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提示:明朝开国之君朱八八死后,Judy做了皇帝,命郑和七下西洋。据说原因之一是为寻找那个男人,是谣言吗?】

      朱元璋不能完全听懂水镜里的音调,但把下方的文字看得一清二楚。
      这一幕所含内容过于丰富,像是排山倒海般的浪潮面朝他脑袋呼啸而来。

      此时,脑子却异常清醒。

      朱八八是谁?
      是自己。

      他本名朱重八,是能被戏称为八八。

      重点来了:“Judy”是谁的代号?
      命人七下西洋,为什么戏说是为了找一个男人?哪怕是谣言,但空穴来风必有其因。那个男人又是谁?

      另外,“Judy做了皇帝”,这句话值得细究。
      此人是怎么坐上龙椅的?为什么不直接说他奉诏继位?

      一串疑问,让朱元璋紧紧盯住水镜,倒要看看接下来能有什么子丑寅卯。

  • 作者有话要说:  激情开文,中短篇不长,尽量日更。
    ——
    【小剧场】
    布言:观众们一定能透过我的灵魂画技,看出秃头·没鼻子·手持荷花安详微笑的Q版小人是谁。
    答案超级简单,参考了神秘人·诶嘿嘿·麦劳德形象。聪明的观众们想必不会张冠李戴。
    朱元璋:……疑心是病,谁有药?
    ——
    ①有关明朝国号,资料参考《明朝简史》吴晗·著。其中考证了朱元璋立“大明”为国号的原因。
    在《大明初略》、《野记》、《凤阳新书》中分别提及了与明教的关联,还有阴阳五行的阐释。
    吴晗提到,朱元璋建国手下主要有一起打天下的军队以及后来儒生团体。
    使用大明为国号,让两方都满意。手下的军队部分与明教有关联,而儒生们认为大明应和了朝日夕月的祭祀古礼。虽然出发点不同,但结论一致都是觉得大明很好。
    ~~
    另,明朝建立后,对于民间秘密组织明确禁止。
    《大明律》:“凡师巫假降邪神,书符咒水,扶鸾祷圣,自号端公、太保、师婆,及妄称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会,一应左道乱正之术,或隐藏图像,烧香集众,夜聚晓散,佯修善事,煽惑人民,为首者绞;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若军民装扮神像,鸣锣击鼓,迎神赛会者,杖一百,罪坐为首之人。里长知而首者,各笞四十。其民间春秋义社,不在禁限。
    ——
    ——
    文中系统第一次跨时空投放视屏,没有全面完成语音切换功能,但字幕切换到当前王朝的繁体书写上。因此,朱八八不能听懂视屏语音,但基本能看懂字幕。
    不用担心看不懂行文,能连蒙带猜能猜出来。
    明朝行文与现代相近了。
    贴一段朱元璋圣旨内容做例子:“那海东高丽国王那里,自前年为做立石碑祭祀山川,飞报各处捷音及送法服,使者重迭,王好生被暑热来为那般。我想着限山隔海,天造地设生成的国土,那王每有仁政,管抚的好时,天地也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