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时移世易 ...

  •   临近八月,连绵了两日的阴雨总算停了,御花园里开得最盛的芍药都被雨水打得七零八落,太后宫中的小宫女们摘下来用绢帕包了,全都送进了小厨房。
      懿安郡主李常茹指使厨娘做了些芍药饼,配上刚出锅的绿豆沙牛乳茶,命小宫女端着,逶迤去了太后日常起居的东配殿。
      不想在门口碰到了首领太监赵福。
      李常茹微一凝眸,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上前两步浅笑问:“陛下可在里面?”
      赵福见是她,连忙行礼,而后笑着回话:“正是,陛下近日忙着处理朝政顾不上来请安,心里一直惦念着,今日刚下了朝就赶来了。”
      李常茹就点了点头,温声道:“陛下勤勉,也要时时保重龙体才是。”
      “说的是。”赵福端详着眼前少女,乌发雪眸,亭亭如荷花初绽,便道:“奴才瞧着郡主似乎清减些许,可是暑热太过没有胃口的缘故?”
      李常茹盈盈地道:“还好,这两日雨水勤,倒还凉爽。”
      二人正絮絮闲话,突然听到殿内传来当今皇帝的声音:“……朕冷眼看着,就刑部左侍郎品貌才干不俗,可堪匹配。”
      皇帝话音刚落,太后随之沉吟道:“洛家的人?我记得他,确实不俗,只是年纪相差大了些……”
      赵福垂手立着,闻言下意识抬眼看向李常茹。
      听到太后和皇帝说话这种事可大可小,谁知道哪句就犯了忌讳,李常茹略一思索,便微微提了些声音:“既然陛下在此,还请公公通传一声。”
      果不其然,殿内话音顿了顿,随后太后慈和的嗓音响起:“是常茹吗?快进来!”
      李常茹轻轻柔柔地应了声,提起裙摆迈进内殿。
      博山炉烟雾袅袅,百合香的味道渗进每一寸空隙,大靖朝最尊贵的两人同时看过来,那种压迫感不言而喻。
      但她仍然稳稳当当地行礼问安,再没有一开始的慌乱无措。
      是了,她本不是这里的人,原是大魏朝李尚书的侄女,因为父亲早亡,不得不与母亲妹妹依傍伯父一家生活。
      她上面有号称当朝第一美人的大堂姐,又有明面庶出实际身份却是北凉公主的二堂姐,而她在这两人身边,犹如瓦砾般毫不起眼。
      她心悦大皇子拓拔余,拓拔余却爱上二堂姐李未央,她不甘心,便拼命争抢,可惜哪怕是怀了他的孩子,也未得到他半分垂怜。
      后来拓拔余在她的帮助下矫诏登基,却迎娶李未央,她恨急,持剑刺杀新后,却不料千钧一发之际拓拔余为李未央挡下剑锋,吐血而亡。
      心上人死于己剑下,她万念俱灰,也随之自刎,结束了短暂又荒唐的一生。
      再一睁眼,时移世易,来到了这个连史书上都未曾着墨过的大靖国。
      奇妙的是,这一世的她仍然姓李名常茹,而身份却尊贵许多。
      她的生父李恒出身博陵李氏嫡系,如今已官拜安国大将军,生母是当今皇帝胞妹宣平长公主。
      少年夫妻,恩爱两不疑,对唯一的女儿更是疼宠有加,只可惜长公主自小体弱,李常茹五岁时就已因病过世,李恒心灰意冷之下自请去西北戍边了,至今也没有续娶。
      一夕痛失爱女,太后伤心欲绝,皇帝生怕母亲思念成疾,便封李常茹为懿安郡主,接进宫中由太后亲自教养。
      懿安郡主十三岁那年不慎落水,李常茹由此而来。
      上一世她百般筹谋,千般算计,最终落得个凄惨下场。
      这一世她开局良好,只要靖国不灭,安稳活一辈子应该不难,索性就顺其自然,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吧。
      抱着这样的心态,她侍奉太后越发尽心,太后也很是疼爱这个外孙女,这会儿笑眯眯地冲她伸手,嘴上道:“你这孩子,怎么又顶着晌午日头来了,当心中了暑热。”
      李常茹起身,顺势握住太后的手立在榻边道:“昨夜的雨打落不少芍药,放着怪可惜,我就让小厨房做了点吃食,尝着还好,便来孝敬您啦。”
      她说着转头示意,小宫女将碗碟放在几案上,芍药饼黄粉相间,牛乳茶细腻清甜,品相很是不错。
      太后尝了口牛乳茶后看向皇帝,口气带着隐隐的骄傲:“常茹这丫头就是精怪,整日爱弄这些小玩意儿,我吃着倒好,仲远也尝尝。”
      皇帝还没动,伺候膳食的小太监疾步过来,弯腰各自试吃两口,几息过后,皇帝才慢条斯理吃了两口芍药饼,喝了小半碗牛乳茶。
      皇帝饮食有诸多规矩,再喜欢也只能吃三口,就怕被有心人察觉出喜好。这会儿喝了小半碗牛乳茶,已是给了天大的面子。
      接过赵福手中的布巾揩了揩嘴角,皇帝似乎心情颇好,不仅夸赞了李常茹的手艺,还含笑着问:“朕记得常茹及笄也有两年了吧?”
      李常茹恭谨回答:“是,臣女今春刚满十七。”
      皇帝点了点头,状似无意地感慨:“真是岁月匆匆啊,朕还记得常茹刚进宫的时候小小一团,这一转眼,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
      李常茹听着心中一动,面上却笑意不变。
      大靖女子地位颇高,还曾有女子入朝为官的先例,因此即使谈论婚事,也不须太过回避。
      但皇帝像是无心提及,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停留,而是就由和太后二人追忆起了往昔旧事。
      她插不上话,索性安静侍立在一旁。
      皇帝走后,李常茹又在正殿待了半个时辰,见太后倦了,才告退出来,回了自己所住的后殿偏房。
      路上她一直回想皇帝的话,心里不免生出诸般猜测,只是有太后在前,她不好私下去查探什么。
      罢了,先观望再说。
      只是“刑部左侍郎”到底在心底过了两遭。
      是夜,洛宅。
      左侍郎本尊坐在书案前,烛火明灭,映在他冷肃的眉眼上,一时辩不出喜怒。
      就在两个时辰前,皇帝在书房单独召见了他。
      “懿安十七了,也到了议亲的年纪,太后定要朕给物色个极出色的夫婿,洛卿心中可有人选?”
      这番话,已经相当于明示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时移世易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