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是婴儿的啼哭声。

      这个年轻的少年走到门外,在深秋的傍晚,秋风卷来远处小贩的叫卖声,显得幽静的王府更加了无生机。少年拉拢外袍,今天刚遣散了婆子丫鬟,府里还剩年迈的管家和一个厨子。

      他才走几步,发丝散落,几缕落下,像是在嘲笑他的落魄。

      他笨手笨脚地用钗子匆匆挽好,抬脚走向哭泣声处。一个白胖婴儿挥舞着莲藕臂,眼泪糊都到处都是。若是往常,少年绝不会多看一眼,但是这时这孩子突然停止了哭声,也许是哭累了,看有人来了,就好奇地看着这个瘦弱的少年郎,突然咯咯笑起来,伸出手挥向少年。

      这···是让我抱?少年一时慌乱,他从未有这样的经验。他左瞧右看,往前试探性地走了几步,那孩子的手挥舞地愈发急切。少年伸手,将布拉拢,将沉甸甸的软肉一并托起,孩子睁大圆溜溜的眼,一瞬不眨地看着他。

      可是···我连养活自己都难,拿什么养活你呢?他想狠下心,但是手一时间不舍得松开。

      算了,摸摸孩子的小手,已经带了一丝凉意。

      是谁这么狠心,竟然连自己的骨肉都···他就像是想起了什么,觉得嘴里一阵苦涩,他心中一片荒芜,不知在想些什么。突然,他的手一紧——原来是孩子的小手包住了他的,紧紧地拉着,摇着。

      “好吧···竟然没人要你,以后你···就归我了,知道吗?”少年低头,凑在那小脸蛋边上喃喃低语,也不管这小小婴儿听不听得懂,许是发丝落下,挠在脸上痒痒的,孩子咧嘴笑了起来,少年没忍住,也低声笑了起来,嘴边弯起,露出笑涡来。

      “你听说没···小王爷昨儿个捡了一孩子。”
      “是说···咱就一并拉扯罢,不过是多了个孩子。”
      府内多了一个孩子,终是活泼热闹起来,少年也不再整日郁郁,无事时就逗孩子玩。冬日落雪,他拢着孩子,让他坐自己腿上一道赏梅。看累了,孩子就沉沉睡去,少年捂嘴,咽下咳嗽,谢绝管家帮忙抱孩子的请求——只因为一动孩子容易醒。
      老管家感叹,真是世道变了,这要搁在以往,可是无上的荣誉——现今是讲不讲规矩都无所谓了。
      少年拿起书来,手不释卷,一直到晚饭,孩子也睡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先给他喂吃食。这么小的孩子只能饮点羊奶,温奶壶一直在炉子上备着。

      第四次冬夜喂饭时,孩子已经会到处乱跑了。这时候,抚养一个孩子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个难题。
      少年已经变成一个青年了,这时候要有一门亲事是至关重要的。但他只是淡淡一笑,看着孩子跑跳的身影,说了不愿意。

      “没人会嫁给一个不受宠的皇子,何况这个皇子还是前朝的。”

      “不过您···必须得下定主意,臣···我知道与孩子无关,您也一定要做好决定,不能再这么荒废下去了。”

      原来这厨子不仅会烧饭,医术也是通一点的。这也难怪,自古医食本就是一体的。他看着孩子根骨极佳,是练武的奇才。多么奇妙,这就像是上天赐给这落魄少年的礼物。

      “好好培养···是什么意思?”

      “就是物尽其用,殿下!”

      少年皱眉,为这话,为这久违的称呼。

      “此事不要再提了,我不高兴听。”少年转身离开。

      厨子低声叹息,重重俯身拜倒,他明白,一段感情一旦开始,就算是天皇老子也无可奈何,既然如此,就让他来做这个恶人吧。

       “殿下,把那孩子送走吧,我们耽搁不起了······‘小雀儿’来信了,‘子时’那要收孩子了。”

      少年顿下脚步,静静地站了会儿。

      这些都是密报,是这些年辛苦培植起来的信息网带来的馈赠,“子时”是江湖有名的杀手组织,冷血、精密,从业数十载,无一失手。若是能请动一位高手,可抵精兵百骑。

      “我不同意,不是为了这孩子···时候没到,不要擅自作主。”

      厨子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不敢声响。他心知这少年绝不孱弱,只要有一天流着那个人的血,他就是能反扑的猛虎。

      又是两年冬天。冰雪消融的那天,孩子正和少年玩着玩不厌的捉迷藏,这次他找了好久。

      “哥哥···哥哥你在哪儿啊?鸿儿找不到您!”

      孩子摸索着走到了一个无人的后院,摸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孩子兴奋地摘下眼罩,却被一双手蒙住眼,随即软倒。

      孩子被提着带到年轻的王爷面前,王爷等了好久都没等到孩子来寻自己,本是有点着急,突然像是察觉到了什么,平静转身,看到来人反而不动,只是静静地抬眼看向对方。

      来人正是“子时”首领,他轻轻跪下。

      “王爷,我无恶意。您看,这耳后印记,如弯月一轮,他是多少武林人寻觅不得的根骨,万中无一。若是明珠蒙尘···不免可惜,求您开恩,我会待他如亲子,亲自教导他。”

      王爷居高临下,面色如水,并无表情。

      “我只要他每年冬天前回来陪我。”

      十年春秋。

      王爷不再瘦弱,但身形依旧消瘦。

      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他的举止肖似王爷,体格健壮,眉目俊丽逼人,只是神情愈发冷酷无情。他年纪不大,但如利刃出鞘,是江湖上远近闻名的顶尖杀手。

      王爷招手,他乖乖过去,俯身拜倒,如天底下最温顺的绵羊,依偎在主人脚边求暖。

      “你辛苦了。这次任务特殊,你要全身而退不容易···但我只要你没事,知道吗?”王爷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杀手耳后。杀手点头,并无言语——早在他送到“子时”,就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声音。
      这几日杀手来得不勤。王爷剪着烛火冒出来的尖尖线头,心里想着。他在忙些什么呢?
      他绕到杀手屋前,缝隙中,杀手静坐在桌旁,手里反复把玩着一件墨色漆盒,嘴角流露着自己也不慎察觉的情感,如蜜如梦,王爷怔愣,呆呆看了会儿,转身离开。

      他悄悄跟着杀手,看他七拐八拐,推开一扇小门。他等在门口,等到夜半,杀手走后,轻轻推开门。屋内灯已灭,月光如水,倾泻在女子沉婉姣好的面容上,更流连在床边摇篮里两个婴儿身上。

      她们沉沉睡着,并不知道屋内多了一人。王爷凑近,孩子们粉雕玉琢,一儿一女,眉眼俱是令人熟悉的美丽。他不舍得打破这宁静了,转身离开。

      这一日杀手惯常出门,准备去买红油酥鸡,猛得看到墙角的衣角。他整个人僵住,如同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事,整个人微微抖了起来,他的眼中交杂着痛苦矛盾,但他只是跪下,他知道自己的事情瞒不住了。

      王爷修长的手指抚上他的侧脸,就像通过时光看到了年少时的孩子,他突然并不想动手,这个孩子是他亲手抚养长大的,他下不了手,他也一样的犹豫、矛盾、痛苦。杀手服从命令是天命,但是王爷的心中一片荒芜,他看天长叹。

      “你走吧···不要再让我看见你···们。”

      杀手眼中一瞬间涌出热泪,泪肆无忌惮,淌入黑袍,氤氲成比那黑袍周侧更深的颜色。

      哥哥···你看到了吗,我也受伤了。杀手在心里呐喊,连呜咽都做不到。但他不再像六岁那样哭闹着不肯离开,他重重朝着王爷离开的方向磕了几个响头,就起身回到院内。

      这一年的秋天,王爷脚习惯性想迈往梅园,但是还是止住了。管家凑上前,递上密报。

      秋天的第一份礼物是本朝将军的人头,安静待在一方黑漆匣盒内。

      这个人。王爷静静看了一瞬,想起自己十二岁那年,自己父兄的人头就是被他切下的,就像切一颗无关的蔬果。他抑制不住痛快,咳嗽起来,淡淡说,剁泥喂狗。

      此后五年,每到秋天就会有一份神秘的惊喜。到第六年,王爷已经按捺不住势力,正式称帝。

      人到中年,已经大仇得报,孑然一身。管家在他登基后的第二年就溘然长逝,厨子也告老还乡。只有那五株梅树一路陪着皇帝,从一个后院开到另一个后院。

      杀手兑现了他的承诺,再未出现过。

      这一日,厨子拜倒在金銮殿,皇帝屏退众人。

      “陛下,老臣还有一事挂在心中,不敢就这样闭眼长眠地下,否则九泉之下无颜面见先帝。”

      “你说。”

      “‘子时’在乱世是宝刀,如今陛下已是九五至尊,这刀将来有一天势必会成为诛心的箭,不得不防。”

      不过是利用来利用去,这份情谊早在上月江南赈济案中初现端倪,终将是走向破裂。

      “准了。”青年帝王微启唇,他的笔不停,在本上画出圆圆的圈。

      在雪纷扬的那个夜晚,雪不大,月很亮。年轻的帝王月下抿完最后一口茶,赏梅回来,看见桌边闪闪。拈起一看,是一支极普通的钗子,但仿佛好久没见到了。钗上染着鲜血点点,钗下垫着一封信。

      皇帝展信,是熟悉的字,带着尘封的情谊,扑面而来:“哥哥,鸿已亲自清理我子时门户,且自废武功。此生再无牵挂,唯愿以此件换我妻儿一命。”

      皇帝还未看完,匆匆出门,就见门外暗卫有条不紊,有一人上前禀报,字字句句清晰可闻:“有一刺客一盏茶前已被万箭穿心,毙于梅园门前。”

      皇帝很平静,挥挥手,自己亲自去看。

      一人着黑衣倒于血泊中,像只随时待命的刺猬。梅花娇艳,赏梅人在月下团圆。皇帝嗤笑一声,伸手探向那人的脸,血污已经糊得满脸模糊。直到看到那人耳后红印,皇帝如梦初醒,再不能控制住颤抖的手,像见鬼似的撒开手。

      他脑海中久久回想着这人婴儿时的模样,孩童时的幼稚可爱,少年时的稳重冷酷,然后,然后就是在这里。两人甚至从未刀刃相见,只因杀手的刀从不会对准自己人。

      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把人带下去,整理干净,照···厚葬,按朕说的做就是了。”

      那一夜,皇帝端坐在炉边,温着羊奶,将钗子仔细擦干净,然后,和信一起丢入烧得通红的炉中。

      他像是做了一件大事,静静坐着等待天明。

      此后又过二十年,大邺朝史上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的洪明皇帝在初春的一个黎明薨逝,举国恸哀。

      洪明皇帝十二岁痛失父兄,成为前朝傀儡,用了二十二年时间恢复正统,光复大邺。

      人们说起这位帝王,总是赞颂他内政修明、勤政爱民,也有专门的雅号,亲切称呼他为“梅花皇帝”。

      传说他下葬时极为清检,墓中无金银珠宝,无青铜器具,无传世典藏,只有一枚圆圆的银饼贴身,紧紧握在手中。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