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旅游记忆(一) ...

  •   波士顿是米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着多所著名的高等学府,金融企业。波士顿不大,但很有文化底蕴,学术气息。俺去波士顿旅游,主要是冲着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等世界顶尖学府去的。嗯,小学渣来哈佛, M I T膜拜众位学霸大神,沾沾仙气。

      去波士顿的时候是夏末秋初,天气还算热呢,穿着短衣短袖。这次是坐飞机去的,没开车。飞机在波士顿罗根机场(Logan International Airport)顺利降落,离市区远不远,要因人而异。二十分钟车程吧,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小伙伴,觉得到天堂了,交通便捷,因为他们平时上班,开一个小时汽车的,大有人在。对于生活在村里的小朋友,表示这个太远了,因为他们从公寓到学校,不过五分钟步行。好在波士顿是个占地面积较小的城市,跟米国顶级大都市的占地面积没法比。然而那些所谓的米国顶级大都市,人口数量和占地面积,也就跟咱国内的三线城市旗鼓相当吧。从飞机场出来,坐出租车或优步(Uber)到市中心的酒店住宿。市中心的酒店特点就是贵,不好停车,停车超贵,但地理位置好,公共交通便捷,邻近各种景点。因为俺没开车,所以就算贵一点,还是住市中心比较合算。

      在酒店下榻,休息一夜后,就开始俺的欢快波士顿之旅。波士顿有名的景点有自由之路(The Freedom Trail),俺当时步行去的,在美丽的夏季,步行在波士顿街头,也是一种享受,美其名曰:“用脚步去丈量和感受历史就是自由之路的中心思想“。全程红砖,自由之路长度三公里,起始于波士顿公园,终点为邦克山纪念碑。沿途经过了16个历史遗迹。根据网上驴友介绍,全程参观需要半天左右,可俺一天都没走完。因为一路走走停停,看见什么新奇东西,又被吸引,偏离了“自由之路”。第一个景点是波士顿公园(Boston Common),嗯,就是一个人骑在马上的雕像。发现米国的名人很喜欢骑马,不论走到哪个城市,哪座景点,都会有类似的雕塑。旧谷仓墓园(Granary Burying Ground),俺表示没兴趣,什么时候,墓地也成旅游观光地了,还让不让签署独立宣言的三位领袖好好休息了?老南方会议厅(Old south meeting house), 这个在市中心枢纽的位置,连接几条超宽马路和步行路。不是那么显眼,俺路过时,表示第一眼没认出来。原来是教堂,现在是博物馆。一七七零年波士顿惨案后,波士顿城里弥漫着反英浪潮。在一七七三年,五千人在这此集会,声讨英国霸道的茶叶进口税。会后群情激愤,当地老百姓掀翻了停泊在海边的英国茶叶船。这就是米国史上著名的茶党事件,从此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昆西市场(Quincy Market),这个对于爱吃爱玩的小伙伴,是必定打卡地点之一。昆西市场建筑呈现代美式罗马风格,市场内有各种店铺,从中餐到英格兰蛤蜊浓汤应有尽有,还有露天表演的街头音乐家。俺没在这里买吃的,因为出来前刚刚吃了龙虾汉堡和龙虾沙拉,失策了,捂脸。路过一些鱼龙混杂的小店时,还有人冲俺吹口哨,嗯,好像是冲俺吧。其它地方,如波士顿公共图书馆(Boston public library),也在市中心的位置。俺又不看书,进去干啥?进去打卡,而且不用花门票。走进图书馆,惊喜地发现很多志同道合的驴友,他们也不是进来看书的,正仰着脑袋到处溜达,掏出手机,摆个造型,咔咔咔。确认过的眼神,几位驴友四目相对,会心地一笑,你懂的。

      第二天,去了波士顿美术馆(museum of fine arts)。由于觉得昨天走了一天,比较累,这次骑了共享单车,Blue bike要刷手机的那种。在酒店楼下对面街道就有,一小时八刀吧,具体几刀记不清了,当时只是在想,如果多骑几次,花的钱都能买辆新自行车了。俺为在波士顿骑上单车,拉一拉风,特地注册了个blue bike的账号。骑到邻近美术馆大约一条街的时候,有个还车地点,就把自行车还回去了。买票进去,学生有优惠,而且印象中在一周之内,可以凭这张票免费再来。这个美术馆感觉不大,可号称是全美最大的美术馆之一,全世界第五十五热门的艺术博物馆,美国第十热门的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成立于一八七零年,在一八七六年正式对外开放。一九零九年,搬到亨廷顿大街新馆。虽然历经一百多年,从外面看很新,从里面看也不旧,丝毫没被岁月侵蚀。波士顿艺术馆内有四十五万件藏品,据说每年参观者超过一百万,俺也贡献了其中之一。里面有免费导游,多是退了休的米国大爷大妈。看见一个导游大爷,走路颤颤悠悠,但穿着一丝不苟,一身格子西装,带着深绿色领结,像位英伦老绅士。带领我们这队的,是一个退休大妈,身材相当苗条,穿着深蓝色呢子套装,戴着考究的珍珠项链配饰。他们都是志愿者,退休后为丰富养老生活,经常报名参加各种社区活动,公益活动,有空献个爱心,才不会忙子女带孙子。忘记是每隔半小时或是一小时,有一班免费讲解,根据节假日,工作日,周末不同,安排也不同,这个要问前台服务人员。或者买票时,从她那里领一张宣传单地图。每个导游的路线和演讲内容是不一样的,可以循环跟不同导游听。俺听完导游,打算拿着地图,将整个博物馆转一圈,每次都迷路,就在那个像穹隆的楼梯口,转了好几圈,唉,太执着了。展品中印象深刻的是埃及的国王和王后雕像,不明白为甚他们的发型要搞成那样。还有木乃伊棺椁,房间里暗色调,充满死亡气息,不说了,赶紧走。欧洲油画的写实风格,色彩运用,很吸引人。俺按照宣传小册子介绍,终于找到了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名画:《睡莲》。小激动一阵,赶紧掏出手机一通猛拍。俺没学过绘画,对美术都没什么敏感眼光,所以表示:这幅画为什么这么贵呢?之后去了中世纪油画长廊,很多人物肖像,描绘他们当时的生活、精神状态。当年没有照相机,搁现在就是个人写真集和全家福。中国历史文物的展区并不好找,俺转悠了好几圈,才找到。好不容易弄清方向,时间所迫,该走了诶。有时闲来无事,会拿出手机看看老照片,那些艺术品会提醒我对这个城市的记忆,以及当时欣赏这些艺术品的心情。对波士顿艺术馆的总体印象还算很好的,等以后有机会去波士顿,一定要再去波士顿艺术馆逛逛。

      来波士顿,当然要吃龙虾。介绍一家网红小店:Legal Sea Food. 必点的龙虾可以焗烤也可以水煮,搭配玉米、薯条和贝类食用。除了龙虾外,海鲜奶油浓汤和扇贝柱、蛤蜊、生蚝、等海鲜都是不错的选择。俺点了一个三拼汉堡。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第三天,要去参观各种知名学府,哈佛,麻省理工。从旅馆出来,一条路直行到伯克利音乐学院,相当激动,这可是全世界顶尖的独立现代音乐学院,出了不少名人。从外面看,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教学楼建筑,没它的名气那样张扬,跟普通的米国大学没啥区别。特地转进校园,看看能不能碰到什么音乐大师(身为乐盲的我,就算碰到音乐大师了,俺也表示不认识,年纪大的估计都是教授,年轻的是学生,未来音乐之星)。名人明星也没碰到,去的时候赶上他们下课,行人匆匆,看到一些亚洲面孔,背着小提琴在街道上走,旁边还有几个亚洲餐馆。路过一个礼堂,果真听到有演奏乐器的声音,该是学生们在排练吧。还好意思进去看,怕被人当成音乐学霸。这个学校的录取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五。茱莉亚音乐学院是百分之八点四,地理位置好,在纽约林肯中心,出过名人,如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柯蒂斯音乐学院,录取率是百分之四点八,出过咱熟悉的著名钢琴家朗朗。曼哈顿音乐学院,录取率百分之四十,爵士乐很强,国际学生偏多。曼尼斯音乐学院,录取率百分之三十三,总共三百五十名学生,人少而精,教学相当严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录取率百分之二十七点八,作曲、爵士、弦乐很出名。克利夫兰音乐学院,据说是全美最便宜的独立音乐学院,录取率百分之三十,以培养本科生为主。旧金山音乐学院,录取率百分之四十,西海岸最著名的音乐学院。皮迪思音乐学院,录取率百分之十五,隶属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相当牛叉。伊斯曼音乐学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录取率是百分之十三,几乎所有录取的学生都可以拿到奖学金,这个俺喜欢。欧柏林音乐学院(Oberlin College Conservatory),强势专业是现当代巴洛克音乐 ,音乐技术专业也很著名。美国声乐艺术学院 (Academy of Vocal Arts),竞争很激烈,每年只录取28个学生,相当严格。印第安纳大学雅各布斯音乐学院 (Jacobs school of music),录取率百分之二十五。每年招生二百人。MI音乐学院,录取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六,是全美最大的音乐学院之一。位置得天独厚,在好莱坞,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很大。说了这么多,俺要表明什么呢?俺真不是留学中介(捂脸)。这些学校的录取率不低呀,俺这个音乐白痴,可以尝试申请,万一被录取了呢?想想隔壁哈佛大学的录取率是百分之六,俺又改主意了,还是报考哈佛吧,万一被录取了呢?

      从伯克利出来,再向前走,右手边有一条河和一座桥。桥那边就是麻省理工,再往里走,就是世界第一大魔王高校:哈佛大学。桥这边有很多小公寓,很多学生都是骑自行车附近往返的。看到一家韩亚龙超市,在这里上学太幸福了,俺指的不是学术高端,也不是环境优雅,是指学校周边有便捷的亚洲超市……对于不知道麻省理工是什么的,先科普一波:“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麻省理工(MIT),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大波士顿地区),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于1861年由一位毕业于老牌南方名校威廉玛丽学院的著名自然科学家威廉·巴顿·罗杰斯创立,他希望能够创建一个自由的学院来迎合快速发展时期的美国。由于南北战争,直到1865年MIT才迎来了第一批学生,随后其在自然及工程领域迅速发展。在大萧条时期,MIT曾一度被认为会同哈佛大学合并,但在该校学生的抗议之下,被迫取消了这一计划。在名称方面,麻省理工学院正确的翻译名应为“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因麻省理工学院的译名起自清朝时期,后人沿用至今。在北美洲,Institute是指理工、工学、科技、技术或专科性的高等院校。学校一直闻名于物理科学与工程学的教研,但在近代亦大力发展诸如生命科学、经济学、管理学、语言学等其他学术范畴。”要说麻省理工的校园建筑风格,还行。没想象的那么有震撼力。沿着理工科学霸们走过的路,俺也徜徉一番。校园内随处可见奇形怪状,有趣的雕塑,俺表示看不懂。可能是新潮的概念吧。还有一个用各种字母摆成的,人独立思考的模型,这个很流行,后来在西雅图梅琳达 - 盖茨基金会门口,看到个类似的。看到麻省理工的书店,但没进去,如果买一顶麻省理工的帽子,那俺就是披着狼皮的羊。

      继续往前走,心跳加速,这就是传说中的哈佛大学了。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员。哈佛于1636年由当地的殖民地立法机关立桉成立,迄今为全美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并拥有北美最古老的校董委员会。因其历史、学术影响力、财富等因素而获评为世上最享负盛名的学府之一。据说哈佛大学是全美最难入读的学府之一,也是如今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最富、最有名望,也最具权威的管理学校。哈佛大学知名校友涵盖8名美国总统及多国领袖与政治要员;其亦培养了62名富豪企业家及335位罗德学者,人数均为全美最多;另也有15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现在或曾经在哈佛学习或工作。哈佛是有围墙的,这个小震惊一番,牛叉的学校就是不一样,不像普通的草坪大学。七拐八拐,竟然遇到了那尊称为哈佛创始人的雕像,很多游客正围着他,摸他的左脚,沾一沾好运,金光锃亮。很好奇为啥不是右脚,俺看人多,没有上前去抹,况且心里明白,就俺这资质,除非哈佛给俺个名誉校友头衔,否则今生凭实力,是万万考不进这里的。可哈佛为啥要给俺个名誉校友头衔呢?这个问题,等俺百年之后,再回答你。到了一个中心广场,路上有很多流动餐车。在学生宿舍前的一条长椅坐一会,一来歇歇脚,而来观察一下年轻的学霸们。这跟去动物园看斑马大象长颈鹿一般,还不要门票,干嘛不看呢?俺坐在那儿,看学生来往而过,把自己装成他们其中一员,嗯,俺就这么静静地坐着,装逼。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