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凤凰令 ...

  •   凤凰令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脩我矛戟。与子偕作!
      ——《诗经秦风无衣》
      专访安排三天,商大的国旗护卫队住在驻军基地,张青却得和摄影师每日早早赶过去,一路陪同,到了晚上,还要摄制他们休息情况,半夜才能赶回台里。窝在办公室睡一会儿,马上就该起床了。到了第三天下午,商大学子和港军、香港的同学、市民告别,飞回郑州。即时报道完了他们的情况,从机场出来,来不及和王成军打招呼,就赶回台里,协助编辑对这两天的报道进行整理加工。忙完了这些,才想起来自己的太阳帽忘在了驻军基地。

      跟头儿打了声招呼,又返回去取。

      张青的帽子就在王成军办公室。送走学弟们回来,他就在办公室写工作汇报。写到要回忆时,就拿起帽子掂掂,想想接着往下写。门岗的电话来时,正掂着帽子发呆。接完电话,拿起帽子,快步走向基地大门。门外,凤凰卫视的记者张青小姐正翘首以待。

      接过帽子,戴到头上,朝王成军笑笑,算是表示感谢。王成军也不推辞。三天以来,两人接触不少,但有机会在一起好好说说话的机会,却是少之又少。驻军基地远离香港本岛,四周也没多少行人车辆。两人就沿着基地大门外的公路,慢慢地散步!

      天色渐渐阴了下来,太阳躲在云层里。难到,又要下雨了?王成军看了看天,“没事儿,一时半会儿下不下来。”倒是风,吹了来,张青抚了抚胳膊,有些凉了。接过来王成军的外衣,披在身上,觉得有些暖和了,却不知不觉打了个哈欠。王成军停下来,仔细看了看她,笑着问:“你平常不是很注意保养吗?怎么才这几天,熊猫眼就出来了?”

      张青叹了口气,拉着衣领坐在路旁的大石头上。嘴里回答:“怎么能不累呢!电视台跟报社有那么大的区别,好不容易才算适应了,又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你,不能有一点纰漏,否则,丢人的就不止我一个。以前刚去大河报时,是个无名小卒,错了也有人包容;现在,是骑虎难下,不绷紧了,怎么行?”

      王成军对新闻的概念,是来到香港以后,由驻军的新闻发言人黄光亚上校更新的。这几天跟张青和她的同事接触,看他们不辞劳苦,马不停蹄地奔忙,感受也是很多。坐在张青身边,看着那在云中躲藏的白日,说:“别怕,有我!”
      张青的回答与其说是用舌头吐出来的,不如说是用牙咬出来的:“我不怕!”

      王成军心里好笑,嘴里却问:“真的?”
      张青也不回答,竟然抽抽搭搭哭了起来。王成军一直以为这个女孩子是很坚强的,从来就是只见她笑,连个愁容都没见过;没想到哭起来,也是这般让人心醉。见她的眼泪把脸都打湿了,想要帮她擦,找来找去,也找不到合适的东西。张青看不惯他在那里忙活,从包里取出纸巾和镜子,哭好了对着镜子擦了擦脸。幸好今天是外出采访,没怎么化妆,只有嘴角还留着一点唇膏的痕迹。手里的纸巾已经湿透了,抓起来王成军的袖子抹了抹,觉得差不多了,把外衣往他怀里一扔,打车走了。王成军看了看衣袖,粉色的一道,苦笑。起身正要回驻地,一辆面包车呼啸而过。好像还有闪光似的,也没太在意。

      第二天一早,凤凰卫视总裁办公室,刘长乐一改往日里的和蔼,把一封信往桌上一拍,喝问:“这是什么?”桌上一份小报被他的袖风吹动,一角飞起,又缓缓落下。
      张青面无表情,“辞职信。”
      “就因为那小报的几张照片?”
      张青不说话。过了一会儿,才回答:“干不下去了。”

      “所以就一走了之?”
      “那我怎么办?难道留下来,让那些小报记者天天围追堵截,挖掘那莫须有的新闻?我是记者,我有话语权,但他没有。一旦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么,那么很可能就会阻挡他通往将军的路!这些,小报记者不会管,可我不能不管,我不能影响他的前途!”

      “你认为,这样就可以保证他的前途?”
      “什么意思?”
      “你不是小报记者,你却应该明白他们的特点!绝不会这样善罢甘休!你辞职,只会丢掉仅有的话语权,而任由他们编说!作为一名职业记者,你却做了一个最愚蠢的决定!”
      张青也被骂明白了,向前一步,抓过信封,几把撕碎了,问:“告诉我,怎么办?”
      刘长乐双手据案,一字一顿:“亮——剑——”

      上午10:00,驻港部队新闻发布会开始,众媒体记者入座,发言人黄光亚上校就今日小报上头条所刊登的有关王成军中校与张青记者的几幅照片做出简单解释,然而所到媒体却深挖细掘,要求王成军中校亲自回答问题。站在主持台旁边,王成军一直用余光往记者席上瞅,始终不见凤凰卫视的标志。握着拳头就要上前答话,门砰地一声撞开了,张青抱着文件夹闯了进来。身后跟着摄影师和编辑,摄影师身后是门卫。门卫一边向大家道歉一边要请他三人出去。黄光亚看了看王成军,见他点头,摆手让他们进来。摄影师率先在记者席里挤了一个好位子,张青径直走到黄光亚身边,略一点头,黄光亚会意,站到旁边。把文件夹放到桌上,等编辑进入电脑屏幕控制区,张青才开始说话。王成军仔细看着张青,今日的她,与往日不同,一身红色的裙装,既很好的凸显了职业气质,也彰显了女性的魅力。发型也是精心修饰过的。只见她对着话筒,以职业般的微笑向在场所有人表示感谢,又对记者席上说:“诸位同仁,自从香港回归以后,我们就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的热忱保护与帮助,但由于历史及其他原因,广大港民以及其他关注香港、热爱香港的人士,始终觉得驻港部队仍旧充满神秘色彩。为此,凤凰卫视特地在祖国成立62周年之际,推出了一系列介绍港军官兵的节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成名于日月潭的英雄、驻港军官——王成军中校。”

      大屏幕开始出现幻灯片。配合着张青的解说:“王成军,男,1985年农历三月初八生于河南省洛阳市东郊王家村。父,王振国,农民,现任绿城家私董事长;母,卢兰英,家庭妇女。有一兄,王保军,于家族企业供职。”屏幕上依次出现王成军百日留念、父母的照片和小时候的全家福。画面继续滚动,屏幕上,童年的王成军憨态可掬。“1992至1998年,王家村小学学生;1998至2004年,就读于洛阳市第一中学。”少年时的照片不多,一张学生证足以证明。王成军也记不起来什么时候拍过高中时打篮球的照片了,但是很清楚,灌篮的那人就是他。“在洛阳一中就读时,王成军历任班级、年级干部,篮球队主力。2004年,考入商州大学化学系国防生。2005年初至2008年初,任商州大学国旗护卫队副队长;2005至2006学年,任化学系学生会主席;2006至2007学年,任商州大学校学生会主席。”

      屏幕上的照片忠实地记录了王成军在学校的点点滴滴。没有过多的工作场景,更多的是生活学习和训练时的记忆。记者席闪光不断,张青继续讲解:“王成军在校期间,不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刻苦训练,还努力学习声乐,接下来这段视频,就是2005年商州大学十大校园歌手比赛的情景。”

      大家有的看视频,有的则把镜头对准王成军,好像此时的他正在高歌似的。王成军也不躲闪,看看视频快完了,心里却不明白这是从哪里弄来的。接下来又是一段视频,这个王成军记得清楚,是2006年八一建军节时赴京参赛的阵容,镜头推近,一排排头,王成军刚毅俊朗的脸庞看得一清二楚。记者席上一片嘘声!黄光亚看看王成军,又看看张青面如止水,嘴角微扬,继续听她讲解。

      张青不理黄光亚的目光,继续看着大屏幕。“2008年大学毕业以后,按照部队安排,王成军赴南京军区任某连连长,授上尉军衔。2011年初,因成绩卓越,升任副营长,授少校军衔。2011年7月7日,赴台旅游期间,与日月潭山洪之中,救下邵族十三岁男孩及其怀中家族至宝——樟神像,由此,保卫了数十人的生命安全,授二等军功。2011年8月,因军功破格提升为中校,调任香港驻军某部军官。”

      张青扫视记者席,冷冷地说:“记者与王成军中校是大学校友,于同年毕业。然而,却是在今年才认识。”屏幕上,一段婚庆的剪辑:何冰和彭远征身边,分别是两人的身影。“之后在洛阳、台湾、厦门以及香港,记者与中校阁下也有过多次接触。在记者看来,王成军先生,业务素质过硬,为人处事磊落坦荡,工作上,是一位难得的好搭档。他的综合素质,充分体现了一位现代军人的水平。遗憾的是,这样的人也要遭受莫须有的指责。”

      屏幕转暗,一张报纸开始由远及近展开。镜头推到最近处,张青和王成军昨天在石头上说话的照片让所有人都一阵响动,记者席上更是唏嘘一片。黄光亚看了看王成军,中校也不知道张青要干什么。但到了此刻,只有充分的信任,才能共同度过。黄光亚明白了他的意思,也在一旁冷眼观看。

      张青目光如水,扫视着记者席,却问一位工作人员:“请问,这张照片上的人,你认识吗?”
      得到肯定回答后,张青又问:“你能告诉我们他们在做什么吗?”

      工作人员还没说话,记者席中就有人叫嚷,这正是张青想要的结果。张青一点头,“不错,根据这份报纸的解释,当时记者在哭,而哭的原因就是中校阁下欺负了柔弱女子。那么,”伸手请出刚才吆喝的最响的那位,“请问,如果你是照片中这位军官,面对这样一个女孩子在你面前哭,你会怎样?”
      “还能怎样,当然是能占的便宜就占呗!”

      张青看清楚这人就是该小报的记者,心里高兴,脸上却不露出来。请他坐下,面向众人,“不错,像这种情况下,很多男人都会克制不住自己,因为记者毕竟是非常漂亮,正所谓一枝梨花春带雨。但是,今天我们所遇到的却不一样。请大家仔细看,这张照片是所有刊登出来的两人离得最近的一张,而即使这张,两人的目测距离至少为十公分。诸位都是成年人,我请问,如果真如报纸所讲那样,怎么会没有更能支持论点的图片,而非要拿一张根本就不能证明画面上人有任何亲密举动的照片说事呢!”

      盯着刚才那位记者,逼问:“请问,是这样吗?”不给他反攻的时间,就向其他人说:“事实其实这张报已经清楚地向我们讲明了,那就是:记者和中校之间的关系,如同大家所看到的一样,记者是尽职尽责的记者,中校也是诚心诚意的中校。如果都因为害怕被所谓的舆论抹黑,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驻港部队,也不会有今天香港追求真实、快速、全面新闻的诸位同仁!”台下众人议论纷纷,王成军和黄光亚也相视暗笑。

      也许是话太多了,张青抿了抿嘴唇,“诸位同仁,我今天到这里要说的话都说完了,最后一句就是,我相信,在香港,打造真实、有效、全面新闻的理念,不仅仅是凤凰卫视的宗旨,也是所有香港新闻同仁孜孜以求的信念。我相信,莫须有的罪名,不会由诸位的笔下和嘴边传出,因为,你们的睿智与职业道德,足以明辨是非,不会去歪曲、低估港民及所有热爱我们媒体的人们的是非观。接下来,敬请关注凤凰卫视本系列节目的其他报道。”

      张青抱着文件夹悠然走下台,同时,摄影师也在编辑的帮助下扛着机器钻到了后台,王成军吩咐工作人员安抚蜂拥上前的记者,自己也出去了。整个新闻发布会重新交给黄光亚上校主持。
      刚出新闻发布室,张青浑身紧绷的神经骤然一松,两腿一软,就要坐在地上。王成军在后面要去扶她,编辑早在一旁托住胳膊。张青扶着墙,对三人摆摆手,“我没事!”

      王成军的办公室里,张青咕咕咚咚喝了一大杯水,坐在椅子上就不想动了。摄影师也是挤得腰酸腿麻,和编辑抱着机器调试。王成军又给他们倒了水放在桌子上,问:“你那些照片都是从什么地方弄过来的?”

      张青趴在文件夹上,累的说不出话。机器差不多了,编辑和摄影师出门去采外景。张青才抬起头回了句:“打电话让你哥哥和彭远征传给我的。”说完又趴到文件夹上。

      王成军想了想,打开抽屉,拿出一盒点心,推到她面前。那熟悉的诱人香味立刻窜入张青的鼻子里,饶是她嗅觉不灵敏也抬起头来,瞅了瞅,犹豫一下,还是伸手打开了。盒子里,胖胖的太阳饼懒懒地躺成三排,每一个都像是在向她招手。张青咳了一声,把盒子推开,又趴下了。

      王成军捏起一个饼,放到她鼻子下的文件夹上,“吃吧,就是给你买的。本来说今天开完新闻发布会就去找你的。没想到你先来了。”

      “找我干嘛?兴师问罪啊?”张青吃饼的时候,倒是来了精神。

      王成军一笑,露出洁白的两排牙,“就知道你没吃早饭!”把整个盒子都推过来,想起那天她在台中市旁边狼吞虎咽的样子,倒有现在的七分妩媚。只是现在职业气质太多了,不仔细看,看不出来。张青不管他往哪里看,这一上午,确实是饿坏了。吃了几个,觉得饱了,起身刚要去喝水,天上一个闷雷,吓了一跳,神经立刻又蹦了起来,王成军站起来,握紧她的手掌,“没事,有我。”

      张青缓过神来,看见摄影师和编辑顶着豆大的雨点,急着往这边赶,一个甩手,走开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