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董晔书命好,出生没几年就赶上了建国,常年在战场一线的亲爹董万宏也受到嘉奖提拔升了职,全家住进了军区大院里,可以说自打有记忆起就没受过什么苦,反之他哥哥董晔诚是实打实过了苦日子,参加过援朝战争获得战功的,有哥哥在前面做表率,饶是他成绩再怎么好,在父亲眼里也只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难以跟董晔诚相提并论。

      常年在平原地区生活的董晔书连船都没划过几次,在来南营岛的船上就吐了个昏天黑地,船只一共航行了两天才到达,船上的队友都吐了一路,船舱内恶臭味道不断,气味非常难闻。
      然而这只是开始,直到登岛他才意识到自己来到了什么地方,首先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缺水,岛上淡水资源少,自来水三天才来一次,水还是黄的,要沉淀一会儿才能用。

      董晔书想走,但他不想认输,更不想让父亲觉得自己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没有恒心没有毅力的纨绔子弟,他要向父亲证明,自己也能成为像哥哥那样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军人,有能力守卫祖国的海岛。
      但即使是这样,董晔书暂时还是无法原谅父亲对自己的狠心,全国艰苦的地方那么多,为什么要把他派到一个远离大陆还缺水的地方。

      军队的夜渐渐深了。
      姚海芸从沙滩上散步回来,家里总算清静了,马兰英还在等她,“你去哪儿了?”
      “闲的没事去沙滩上逛了一圈。”

      “我就说你当时留在城里工作多好,你看看现在,一听说你当上了主任,全都来咱家巴结,想让你给他们一点方便呢。”
      “回家挺好啊,还能陪你们。”
      姚海芸搂着她的肩膀,“人情关系不就是这样,他们这样也正常,但供销社有供销社的规矩,我不可能越过规矩给他们办事。”

      “我就是嫌烦,一堆人来咱家,家里的虾干都快吃完了。”
      “也就这两天,过几天就正常了。”

      马兰英看着她,关切问道:“你呢?第一天上班怎么样?同事没看你年纪小就欺负你吧?”
      岛上生活条件不好,有些孩子刚出生就没了,也有长到几岁饿死淹死的,出海捕鱼又危险重重,有时候一船人可能都回不来,现在岛上就有不少寡妇,都是男人出海捕鱼没回来的,所以渔民们都是能生就可劲生,多子多福,孩子大了还能挣工分去捕鱼养家。

      马兰英跟姚昌盛心里自然也是这么想的,自从结婚以后是一胎接一胎生,一连生了三个孩子,姚海芸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自小就受到全家人的宠爱,有关她的一举一动,家里人都非常关心。
      姚海芸笑着回,“没这事,同事都挺好的。”
      马兰英心里放心了一点,拍了拍她的肩膀,“行,那你赶紧洗洗睡吧,明天还要起来上班。”

      这个点家里其他人都已经进屋睡着了,姚海芸也赶紧洗完澡上床睡觉。
      第二天在家吃早饭,姚海芸看饭桌上姚昌盛已经不在了,只能问马兰英,“妈,咱队里今年种树的指标是多少棵?”
      马兰英想了想,“你爸之前说过,好像是要种六百棵树吧。”
      姚海芸又问到:“那队里的树苗够吗?”

      马兰英语气肯定:“肯定不够吧,去年我记得种的时候就不太够,今年估计要买。”
      她叹了口气,“哎哟,这又是一笔钱呀。”

      姚志能笑着说:“我记得去年实在不够,咱爸还把院子里的树撬走了。”
      姚海芸心里有数了。

      一家人在家吃过早饭,姚志能还想像昨天一样送她去供销社上班,姚海芸摇摇头拒绝了,“哥,你跟嫂子的制修厂离家比较远,我这还近一点,直接走路过去就行了。”
      每天都让哥哥骑车送太麻烦,多少也会影响他们夫妻间的感情。

      她也不是小孩子了,姚志能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骑车带着徐友月去上班了。
      姚海芸慢悠悠走在去供销社的路上,这会儿是早上,太阳刚升起没多久,沙滩上正是热闹的时候,一批一批的海带从船上运到沙滩上晾晒。

      海带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过去一般是用盐渍法,主要是用海带跟盐十比一的比例堆成垛,一周以后晒干入仓库,但这种腌制过的海带营养流失大,耗费的人力也多,时间上还慢。
      经过公社技术员的指导,今年大多数生产队都开始采用淡干法,直接在沙砾上晒干海带,省时省力。

      姚海芸很快走到了供销社,开始一天新的工作,她先去找了李广平和姚国旭,安排他们今天去生产队的时候问一下队里是否需要树苗,如果需要的话,统一订购。

      就是问一句的事情,也不麻烦,李广平难得没发牢骚,点了下头跟姚国旭就骑着自行车出去了。
      到了下午,两个人很快完成任务回来了,姚国旭手里拿着笔记本跟她汇报,“根据我们目前问到的数据,今年种小麦的亩数,总共有1578亩,其中南营岛有1038亩,飞花岛有540亩。树苗的话,总共有2500棵,其中南营岛需要2050棵,飞花岛需要450棵。”
      “这里是每个大队所需要的数据,我都写在这里了。”
      姚国旭把手里的表格递给姚海芸,姚海芸看了眼,“好,辛苦了,我马上打电话订购。”

      待两人走后,姚海芸翻开座位上的通讯录,这里记录着供销社营业以来所有联系过的单位名称。
      她看到了一家卖苗种的单位,姚海芸马上找到电话号码给这家苗种厂拨了过去。

      植树造林是不能随便植树的,公社下发的文件里有可选的树种,主要有泡桐、刺槐、白榆、杂交杨或黑松树。
      前三个价格高,生产队首选是后两种树苗。

      电话响了几秒被接起,姚海芸喂了声,说明来意,“同志你好,我这边是南营岛供销社的,我想问一下你们单位有没有杂交杨或者黑松树苗卖?”

      男声低沉浑厚:“有的,同志你要多少?”
      “大概需要2500棵。”

      “黑松树一棵三毛五,杂交杨一棵二毛。”
      姚海芸一听黑松要三毛五,果断放弃了,选择买进杂交杨树,接着问道:“能便宜点吗?我们买得多,以后还来你这买。”
      “一毛七可以不?”
      先砍个大的。

      “同志啊,一毛七可不行,我没法向领导交代啊。”
      “您也知道,南营岛这个地方有多穷,供销社发展也不好,我们现在还欠着钱呢,就给我们多降点价吧,行行好。”

      “我也想帮忙,但你这个价实在不行,太低了。”
      “虽然价格低,但我们买得多啊,你看你还有别的客户一次性买2500棵树吗?”

      男人一想也是,有点被劝服了,但理智还是劝他不能答应,“不行,这个价真的不能卖。”

      姚海芸看劝不动,只好提了一点价,“那加个两分钱?”
      “两分也不行,最少最少一毛九五,我们这都是有国家控价的,不会乱收你钱,树苗的质量也很好,到时候还会多送你几十棵树。”

      虽然只降了五分钱,但算下来省了一百五呢,姚海芸对此已经很满意了,也不再为难对面的工作人员,忙道了谢,“大哥你真是好人。”

      “要送到哪?先说好,只能给你们送到码头。”
      “行,到时候我们供销社的同事会在码头等着你们。”

      商量好以后,姚海芸把地址和联系方式报给他,又让梁丽洁准备好汇款,接着又开始计算今年要买多少小麦种,与之相关的农药和化肥也要提前做好准备去预定。

      她跟尿素厂的电话刚挂断,姚海芸还没喝口水喘口气,电话又响了起来,她迅速接起:“你好,南营岛供销社。”
      男声试探着问:“是姚海芸姚主任吗?”

      “是我,什么事?”
      “姚主任你好,我叫凌可为,是咱们这渔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以后岛上的海带我们准备改养殖夏苗,今年想先在长桥大队试点,麻烦你帮忙疏通运输一批海带夏苗。”

      南营岛养殖海带一般都是用秋苗,是直接由成熟的海带采集培育而成的,姚海芸第一次听说还有海带还能种夏苗的,她有些吃惊,“现在吗?现在已经七月了,改种夏苗的话会不会有点晚?”

      “因为是试点,这次投放养殖的数量不多,不晚。”
      “好,那我要跟谁联系呢?”
      “江海省水产研究所,我们已经跟那边说好了,大概明天会给你来电话,就是需要借助你这边的运输渠道。”
      “行,你放心,到了我再通知你们。”
      姚海芸挂了电话,生怕自己会忘,先把运输海带夏苗这事写在了笔记本上,暗自嘟囔了一句:“海带还能种夏苗吗?神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 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