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使臣 ...

  •   “这就是那些狄戎人?”
      大秀京城的清晨,随着一群怪模怪样地人进京,而彻底喧闹起来。

      行走着的小贩和百姓一步三回头,频频打量路中间的那些人。为首的二人骑着白马,左侧是霍年起,右侧是个身穿褐色兽皮的中年壮汉。他留了满脸的络腮胡,打鼻子往下都被遮住了。一头深褐色偏棕的头发乱糟糟,一绺一绺的成条。粗短的脖子下面露出一片带毛的胸口。
      “瞧瞧你们大秀这些人,个个瘦如小鸡。”
      中年男人见众人都在打量他,不屑地道。

      “你倒是壮如肥猪,不还是被本将军的长戟勾下马?”霍年起幽幽道,伸出右手比划了一下,“三次。”
      语气比中年男人更不屑,更嚣张。

      旁边的百姓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只是看到中年男人脸色霎时间就变了。牵着马缰绳的右手紧紧握住,手臂上的青筋暴涨,“这就是霍将军的待客之道?”

      狄戎不养猪,一来气候寒冷,二来他们也没什么可喂猪的,但这并不妨碍中年人知道这种生物,知道霍年起在骂他。

      围观的百姓见他生气,顿时捏了把汗。这么凶狠的壮汉对上一个长相阴柔俊美的小将军,不怪他们担心。直观的视觉冲击让他们忘了正是这样的小将军几次击败狄戎。

      霍年起看也不看中年男人,嫌弃地偏了偏头,嫌他口中呼出的气味太难闻,“这是你们上赶着来的,老子接你都不错了。”

      他不耐地皱眉,若不是皇上几次三番下令,他这一路上多少次都差点没忍住。思及此,霍年起扭头去看不知死活的中年人,咧嘴一笑,露出一排白森森的牙齿。后者终于想起了这位少年将军做起事来有多么不计后果,简直像一只暴怒中的狼,不管对面什么物种,先咬死了再说。后背不由得生了一层冷汗,人也终于安生下来了。

      “下马。”
      到了皇宫门口,霍年起冷冷地吐出两个字,见那中年男人不甘不愿的样子,长腿一伸就要踹。

      好在李才德来得快,见状骇了一跳:“请使臣速速下马。”
      怪不得皇上叫他出来迎,这也是个让人头疼得主儿,李才德抹了一把额上并不存在的虚汗。

      待中年男人下了马以后,霍年起才翻身而下。
      那中年男人见李才德的样子,猜他是大秀君王身边的人,不满地抱怨:“你们大秀的这位将军是不是不想同狄戎休战呐!”

      在他看来,大秀也不过如此。泱泱大国,占据了这么多好山好水,连他们狄戎都搞不定,如今还是他们的王提出来休战。
      他恼恨霍年起对他不阴不阳的态度,想着告他一状。

      中年男人话音一落,霍年起就无所谓地冷笑几声,“是啊,错失打死肥猪的好机会,本将军心有不甘。”
      停什么战,和什么亲,要他做主,一口气端掉这一窝。
      中年男人气得一哆嗦:“你!”

      他用一根手指指着霍年起,后者敛下眼皮子,看着那根手指,意味不明地冷笑,吓得那人又收了手。

      “咳,霍小将军为人真性情,况尚且年幼,使臣不必介怀。”
      李才德不疾不徐道,对狄戎使臣的告状之言置若罔闻。

      相比中年男人,霍年起是真的年幼,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做起事来无法无天。李才德表示可以理解,对方也应该理解。
      使臣气得胸口发疼,一口气不上不下,恼恨地瞪了一眼霍年起,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也罢,在别人的地盘上,免不了要看他们相互维护。

      正是上朝的时辰,李才德领着人来到金銮殿之外,听得太监大声唱喏:“宣狄戎时辰觐见。”
      声音尖利细长,惹得中年男人嘲讽一笑。

      李才德脸色不见异常,好像没听见他的嘲讽。但霍年起就不行了,他自己能叫小圆子阉人,却不想听见这些太监被狄戎人嘲讽,低低地问:“是不是觉得比你哼哼地好听啊?”

      “什么?”
      狄戎使臣一开始并未听懂,疑惑地望着他。只是霍年起并没有给他解释的意思,率先踏进了金銮殿。
      过了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登时怒不可遏。
      猪才会哼哼,他又被骂了。

      “狄戎蒙根拜见圣上。”进了金銮殿,使臣敛了怒容,朝龙椅上的年轻君王行礼。这大殿富丽堂皇,金玉雕砌,看得他心里发馋。这些东西若是都能抢回去......

      “免礼。”
      皇上听见朝臣窃窃私语,相也难免,京城人平日里那里得见打扮这么奇怪的异乡人。
      只是一干窃窃私语的人中间有两人不动如松,格外显眼。

      一个是霍年起,他打惯了这些人,所以不以为意。
      另一个是沈洵,低着头......在神游。

      沈洵头一次在上朝之时走神,眼下还有两团极为浓重的青影,是昨晚没休息好所致。
      也不知怎么的了,从未失眠的他昨夜里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脑子像失控了一般,到处乱飞。时而想到那张未定期限的圣旨,时而想到青白色裙角下露出的半只云履......

      “沈翰林意下何如?”
      皇上透过冕旒看着一脸严肃的沈洵,略微抬高了声音,眼神里带着几许恶意。

      沈洵神情未变,因为他根本没听见皇上在叫他。他本就在神游,在朝堂之上的位置又比较靠后,听不见实属正常。

      他身后的小官瞅了瞅他,不见沈洵有所反应,悄悄地拿了笏板捅他。

      沈洵冷不丁被人捅了一下,神游打断,回神了。金銮殿上静悄悄,都在等他的回应。但是沈洵却不知原因,兀自超前迈了小小一步,企图离后面那名小官远一点。

      都站得这么远了,别再捅他了。

      皇上伸手掩唇,轻轻咳了一声,笑意差点泄露出来。他亲眼见着那个好心提醒的官员露出一脸灰白之色,终于放弃了提醒。

      蒙根不知道皇上是故意的,只道沈洵无状,而君王天威不足,无力震慑,心下不屑,难免在面上显现了出来:“这位沈翰林似乎对我狄戎不以为意啊?”

      沈洵这回听清楚了,朝着蒙根的方向投去一眼,看清了来人之后,眉头一皱。这反应也太清奇了些,蒙根心口一滞,觉得这人看起来有些面熟。

      霍年起倒是终于看见了今年的新科状元,没想到是老熟人,眯了眯眼。

      “沈翰林为何不言语,难道是不赞同和亲一事?”
      冯太傅尚且记得殿试当日的尴尬场面,抹了一把花白胡子,装作善解人意地样子。

      毕竟现在还没人表态,众人都在观望,不敢作第一个说出自己想法的人,万一和皇上的意见相左,那可就不好看了。
      冯太傅话音一落,虽有人在心里骂了声老狐狸,但是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沈洵,期待他的反应。

      沈洵看了一眼冯太傅,眼神略带奇怪。他转脸又去看皇上,发现皇上也在看着他,心下生疑,他的意见明明已经同皇上说过了,为何又要问?

      他皱了皱眉,好在想起了师父的告诫,“旁人的记性没你那么好,你要理解。”
      他要理解,是的。

      “自然是不同意的。”沈洵平静道。

      蒙根睁大了眼,他终于想起了这个年轻人。他曾在江城的城楼上见过的,难怪这么眼熟!
      他当然不会同意的,这人同霍年起一个样,指望着大秀能一锅端了狄戎!
      蒙根心底不屑,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冯太傅早知他会如此反应,心头暗骂这人不知好歹,面上却故作不解:“听闻沈翰林来自江城,难道不希望江城的百姓从此免受战乱之苦?”
      这话说得委实太重,明里暗里指责沈洵弃江城百姓于不顾,有忘恩之嫌。

      朝堂之上霎时间一片寂然,都在等着看沈洵的反应。

      沈洵却道:“冯太傅如何能保证蒙根说的就是真的呢?万一是虚晃一招,后果你来承担吗?”

      哗地一声,寂然被打破了。大多数的朝臣只是听说过沈洵在殿试之上,如何同冯太傅针锋相对。但都仅限于听闻,未曾亲眼见过。现在一见,顿时觉得开了眼界。
      要知道冯太傅不仅是当今圣上的太傅,还是先皇的太傅,又是太后的亲兄长,可以说位高权重了。便是皇上再通冯太傅说话时,都不敢如此。
      如今一个小小的翰林,他怕是不想活了吧。

      霍年起轻笑一声,“冯太傅这是默认了吗?”
      冯太傅气得脑门青筋一抽,偏还要装出若无其事来,“霍小将军何出此言,我等为何不先听听蒙根使臣如何说?”

      蒙根看出来了,这俩人是合起火来反对和亲,听得冯太傅之言,忙道:“我狄戎向来说话算数。我们的王觉得连年战乱于国于民不利,特此提出和亲,这已是我们诚意的表现,不知二位为何反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使臣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