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要问这个刘纹有什么可愁的呢?
      这事儿还是要从五年多以前说起,当年‘明正门之变’的时候,先帝爷昭武皇帝称帝才不过五六年的功夫,战事稍平也才两年,国家正是多事之事,昭武皇帝雄才伟略,知道李家骤然富贵成为皇族,是时势造英雄,也是顺应时代所致,所以很注重亲民活动的开展。

      每年春耕的时候都会亲自去皇庄里面耕种,表示对农业的重视,谁知那年才出了明正门,就被人放冷箭杀了,一干人等慌成一片,不管是皇后还是朝臣,都慌乱不已。
      当年的大司马袁承文,手中掌管日常军务,皇帝出行的军队安保工作都是他负责,皇帝出了事情,他第一个就要被问责斩首,所以他也当机立断,保护皇后?不,他才没有。

      一不做,二不休的软禁了皇后和太子一干李家人。
      袁承文的当机立断,为他布置下面的工作有了缓冲,当天出宫的仆从全部被斩杀,将事情捂了起来。

      可是袁承文心中清楚,李家靠着军队起家,军队的掌控力度不可谓不大,现在更是有长公主宜晋,在外面带了十万兵马抵御年初突袭的西胡,在军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他要是想自立为王,相必不出十天,得到消息的长公主就能带兵回来勤王。

      出身戎马的传奇人物宜晋长公主,可是一个能生撕战马的猛人,袁承文一想要和她对立起来,心里面就发怵。
      可是要拥立了昭武帝的太子为帝,自己马上就会因为保护皇帝不力被问罪,自己不过一死到无碍,可是袁家,想来一样是世家的刘家很乐意落井下石的。

      头脑发热的袁承文打算孤注一掷,拥立李家的另一个支系,先帝的李智放的亲兄弟李智敏一系的人,自己有了拥立新帝的从龙之功,说不得还能让袁家再进一步;而且也说不定宜晋长公主会看在同样是立了李家人的份上放了自己一马。
      袁承文想的很好,不过蜀王现在安安稳稳有着一处富饶的封地,日子过得不错,会和他一起干下这相当于篡位的事情吗?

      袁承文当即写下一封书信,让心腹去给蜀王送信,焦急等待的袁承文天未亮就收到了回信,蜀王也愿意再进一步,并且许诺等他登基之后就封袁承文为护国公。
      得到了保障,袁承文说干就干,就准备进宫去请太子写下让位的诏书,好名正言顺的一些,说为什么袁承文不直接杀了皇后太子?因为他可是明白的很,长公主是个心多狠的人。

      当时还只是太子的李正苍,目睹了父亲被刺杀,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袁承文以保护的名义软禁起来,就是再笨也知道袁承文所谋不小,被袁承文软禁之后几天都没来看过自己,到底还是少年儿,也没被父亲放到战场上历练过,李正苍心里自然是怕了。
      李正苍见到袁承文来权劝自己退位,李正苍心里面,却被激起了反抗之心,现在还不知道你是不是谋害父皇的幕后凶手,又要让自己来给蜀王让位,蜀王是哪根儿葱?

      当年自己爷爷,为了给那李智敏报仇,被逼的远走他乡,不得已起兵造反,这种九死一生的事情,功成名就之后,蜀王一家子冒了出来,父亲也并不在意这种明显是占便宜的事情,当即找了当时所占据版图中最富饶的一块儿地儿给了封了蜀王。
      李正苍心中是十分看不上蜀王一家的,所以袁承文来让自己给他让位,马上就顾不得什么性命了,自己得不到的,更不能让蜀王那家子人得到。

      袁承文知道目前局势还在控制之中,也就并不急着紧逼李正苍,万一连李正苍都死了,自己也不用活了,不管是不是自己做的,长公主肯定是算到自己头上的,就每天点卯一样的去太子宫中劝李正苍。

      到了昭武皇帝被刺杀之事过了九天的时候,袁承文有些着急了,自己每天在西面派出的斥候兵,今天没有回来报信儿,心中不安的袁承文已经打算要是今天李正苍再不答应,也顾不上逼迫不逼迫一事了。

      等蜀王登基,木已成舟,宜晋长公主回来也难反对。
      心中着急的袁承文从马车里探头,想让车夫再快点儿,也是这一探头,袁承文似有所感的,向着还有将近两百步远的东面民宅一看,却见一支利箭箭头,对着自己就射了过来,速度之快,躲都没地儿躲。
      袁承文临终时候只来得及想了下,这么远的距离,恐怕只有长公主才能射出吧。

      射出此箭的也正是李意循,她能这么快从凉州到京城,倒不是急行军的原因,而是在昭武皇帝去春耕前就送了信儿,说李意循快过生辰了,不如回来过好了,反正现在战事没有吃紧,这是李意循被兄长认回来之后的第一个生辰。

      李意循心中知道兄长一直自责当年没有带着自己一起去投奔父亲,想要补偿,也就点了一千亲兵,准备回京了。
      谁知走到半路,自己收到了徐太尉冒死让人送出的信儿,昭武帝已经驾崩了,袁承文软禁太子,算算时间已经是第三天了。

      李意循收到信之后,心里面不断的想着兄长的音容相貌,悲戚之余,已经官至将军的李意循还是理智回来了,让亲兵拿着印信去凉州带三万骑兵过来,这几乎是在凉州的全部骑兵了,皇帝不是自家人坐着,也不用管什么凉州不凉州的。

      李意循让剩下的一千兵原地休整,等待大部队,自己带了二十精锐,赶去京城,在昭武帝驾崩的第六天,李意循就到了京城,不过却没有急着去找太子。
      直接趁着夜色和二十精锐一起翻了城墙,谁都没有惊动的跑到徐太尉家中问策去了。
      正是因为问了有着智囊之称的徐杰出计,李意循才有了这天清早放冷箭,杀了袁承文的举动。

      袁承文一死,袁家大乱,不过半天功夫,被袁承文压下来的昭武皇帝驾崩一事被爆出来,本来只是不满最近进出城门不便的京城百姓哗然,此时李意循已经悄然掌控了城防兵,放出消息,长公主早已带着军队来了,造反的是蜀王,不会牵连到城中百姓。

      守京城的是李意循的部下,自然从命,调度权当场就给了李意循,城防兵出马,百姓稍安,上位者打架,不要牵连百姓就好,这么多年下来,对于动乱一类的事情,百姓还是挺有经验的。
      可是蜀王派出驻在宫中的士卒,却不是李意循能控制的了,虽然只有两三百人,这是蜀王在京中的全部人马了,可是却抓了大部分在京中的高官和家眷,软禁在宫中。

      两方人马,各自相持。

      蜀王不敢动太子,因为怕李意循无所顾忌直接带兵进宫,李意循不敢动蜀王,因为蜀王抓了太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第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