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深宫嬷嬷 ...

  •   “这……竟是太后让母妃送的?”重夕不自觉声调扬高。
      洛文珺笑道:“太后总有自己的意思,母妃虽是昭仪之位,然无权无势,亦只能太后说什么便做什么。”
      在宫里住了些时日,对皇上与太后的关系,重夕慢慢也有些了解。
      太后与已故的孝和皇后皆出自郑氏,为大周一大名门望族,当年为陆文湛夺得帝位立下赫赫战功。然后来天下承平,郑氏身为后族,又功绩彪炳,在朝廷上对皇帝的旨意多有违逆,而后宫皇后骄奢善妒,帝后失和,终至最后巫蛊事发,被幽禁三年而死。
      这三年内太后胞弟,文武双全的郑将军在战场上坠马身亡,几日后当时的宰相郑素在上朝时突然暴卒,而后朝内的郑家人纷纷致仕退隐。几年之内,一度为天下第一高门的郑氏便这般无声无息地没落了。
      这些看似波澜不惊的权力更替背后,太后一直如一个模糊的影子,似乎从未曾关心过自己母族,亦未曾为当时岌岌可危的儿媳妇多言过一句。然以皇帝绝情的性子,郑氏能不被灭族,皇后能不被废后,又怎么可能和那个风韵犹存的深宫贵妇完全无关。
      她心下多了丝忧虑,但母妃都如此说了,好像自己再说什么,倒有些不合时宜。
      一时间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并肩站在太液湖畔,远眺这人间仙境般的琼瑶世界。
      “听,你父皇又召新的乐姬了。”洛文珺望向凌霄殿的方向,若有所思。
      重夕凝神听了会儿,确有歌声荡悠悠地飘来,依稀是陆文湛喜爱的江南之音,只是歌者虽也有副好嗓子,然里面的情致却远不如往昔了,稍稍多听会儿,便觉得也不过尔尔。
      “是王家新送进宫来的,歌声谈不上多美,但模样却是极好的。”洛文珺笑道。
      “才艺与模样,总得有一个拿得出手。”重夕也笑,“自然了,是王家送进宫的,父皇不要也不行。”
      洛文珺环顾左右,天地阔朗,周遭并无建筑亦或密植的树木,便是紫砚一行人,知道她们母女有话说,也站得远远的。
      她方对重夕正色道:“平日在他人面前,你说话也这般直接?”
      重夕道:“母妃以为女儿会不避轻重吗?”
      洛文珺的脸色方舒缓了些:“各宫有些矛盾也是正常,你一个公主,太缄默倒也不必,落个圆滑之名。只是有一点,对你父皇,那是哪里都不能说一句不好。”
      重夕见母妃一脸认真,自然也知道轻重,只是黯然了下,又忍不住问道:“母妃,便未曾怪过父皇吗?”
      洛文珺愣了下,她懂女儿的心思,重夕也不止表露过一次。十年时间在宫外,皇上不闻不问,怕在重夕心内,是这父女情已经淡得徒有个名分。而冷宫生涯以及出冷宫后这一系列事情,她又何尝不懂皇帝的薄情。
      只是人的情爱,又岂是那般随心随性便可泯灭的?何况他对她,泼墨赌茶,品酒论诗,鸳鸯锦被,万般柔情,又岂是假的?
      然就在电光火石瞬间,心里有什么地方微微地冷了下,虽然随即就化了,可心内便也不想多劝女儿什么,只是淡淡笑道:“母妃终究是这大周的皇妃。该做的事,原也不是爱与不爱便能改的。”
      她容颜如雪,轻轻垂下的眼眸内是春水般的温柔。那么暖,暖得让重夕都生出了几丝酸涩:“重夕明白,许多话,也只同母妃说说罢了。”
      洛文珺浅浅地笑了一下,这般素净的她,放下平日在君主面前的烈艳不可方物,便和那枝头的梅花一般,暗香疏影,满腔柔情亦需细细找寻。只是她们都懂,皇上那么忙,大约早就失了那份将一个人慢慢品味的心态了吧。

      此时突然听得紫砚的声音响起:“秦嬷嬷,这雪天路滑,您走路可小心着些。”
      来了。
      洛文珺心中一动,转过身去,见一衣饰雍容的妇人携了两个年轻宫女,正细细地采摘梅花,见了洛文珺一行人,便端端正正行了个大礼:“奴婢给昭仪请安,给公主请安。”
      洛文珺忙快步上前扶起,笑道:“秦嬷嬷快请起,许久未见,嬷嬷身子可好?”
      “承蒙娘娘关心,人虽老,身子倒也硬朗。”秦嬷嬷笑道,又看了眼洛文珺身后站着的重夕,感慨道,“公主也长大了呢。”
      重夕是认得秦嬷嬷的,当年杨皇贵妃的乳母,身份不比常人,连皇上也要给三分薄面。如今十年过去,这妇人虽两鬓皆成霜雪之色,然身子看着依旧硬朗,且气度也愈发雍然了。
      于是笑得眉眼弯弯,只像个小孙女似地说了些体己话,逗得秦嬷嬷笑呵呵的,直夸洛文珺养了个好女儿。
      如此说笑一阵,洛文珺见秦嬷嬷身后的宫女兜着一大捧洁白晶莹的梅花,好奇道:“嬷嬷要这花可是有什么用?”
      “回公主,奴婢闲来无事,在室内久了也得出来走走。见这梅花开得好,便采了些回头晒好做些吃食。”秦嬷嬷笑道。
      洛文珺拍手道:“最近天冷,大伙儿都爱吃些荤腥油腻之物,时新蔬果也少。梅花能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来解郁闷心烦,肝胃气痛那是最好不过了,果真是嬷嬷最懂生活。”
      又道:“说来当年锦墨轩的美食那真是一绝,姐姐和本宫就经常去杨姐姐那里打秋风呢。”
      “当年是当年,当年的锦墨轩多热闹。哪里是如今这样,只几个旧人守着罢了。”秦嬷嬷笑笑,“最近这天气大伙儿都闭门不出了,老奴在这遇到昭仪娘娘与公主也是缘分。不知娘娘和公主可愿赏脸至锦墨轩小坐,也评评老奴手艺可是退步了。”
      重夕见她们言笑晏晏,又哪能不懂。陆昭衍那晚可以说是救了母妃一命,但事后却什么也不说不提,只当没发生,如今这当夜与他一起“看”到洛昭仪的秦嬷嬷都出面了,此等盛情怎能却之。因而笑得更欢天喜地了:“今日可是有口福了。刚才听母妃一说,重夕馋虫都要出来了。”

      于是一行人转到,踏着白雪前往锦墨轩。
      与紫寰城内那些极尽精巧奢华的宫室相比,烟波湖畔的锦墨轩虽也是极雅致宜人的,但作为皇贵妃身前的居所,便有些太过朴素了,望之不过是江南富贵人家的形制罢了。
      “一别十年,锦墨轩依然如故,秦嬷嬷真是有心人。”洛文珺被宫女引着步入锦墨轩,见一切陈设皆如皇贵妃生前的样子,不禁产生出些许物是人非的感觉。
      “老奴一辈子伺候娘娘,如今也只是留份念想罢了。”秦嬷嬷恭谨道。
      重夕依稀还记得那位秀若芝兰,明澈如水的杨娘娘。记得她虽贵为杨慎之妹,又有副后之尊,然说话办事皆是细声细气温顺文雅的样子,从未有过大声的时候,平日里也不喜奢华,一应赏赐皆是分给了下人。
      当时年幼的自己便觉得这位杨娘娘特别可亲,她薨逝在一个桃花初绽的日子里,陆瑗修拉着自己的手在灵前哭得特别伤心,自己也便跟着大哭起来。
      但这些都只是一片模糊的记忆罢了,后来更多时候,是陆文湛每年在杨皇贵妃忌日时皆作挽诗哀悼,亦常有累进谥号,用情至深,天下动容。
      秦嬷嬷吩咐宫女去把刚摘的梅花烘干,亲自捧了茶出来,又端出几碟点心,分别是梅花茶冻,笋肉小烧麦,水晶青梅糕与桂花丸子,皆是又精致又解腻的。
      洛文珺笑道:“可真叫人怀念,记得这梅花茶冻和水晶青梅糕还是当年本宫与杨姐姐一同想出来的,那会儿刚到北方,吃什么都觉得腻,闲来无事便捣腾这些。不过我们两个都笨手笨脚的,最后还是得叫秦嬷嬷来做。不料嬷嬷如今还记得。”
      秦嬷嬷笑道:“娘娘是通透之人,又知书达理,当初我们家娘娘总说在这宫里也就是和昭仪娘娘能说会儿话。”
      洛文珺忙道:“嬷嬷过谦,本宫当年刚入宫时不过一常在,又是这般出生,只因与杨姐姐同为扬州人,才偶尔在一起聊几句家常罢了。”
      重夕倒是不知母妃和那位杨娘娘当年如何交好,听她们说着,也只觉得这宫中感情半真半假,听听过罢了。
      自然了,眼前美食是不可辜负的,方才在皇贵妃那一通折腾,劳身劳神,倒是真有些饿了,因而取了几块点心尝过,果真是甜而不腻,清爽可口。
      洛文珺喝了口茶,抬头看到墙上一幅字帖,是当年自己写了赠予杨皇贵妃的,未料她很是喜欢,特特着人裱好后挂起来。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鴈后。思发在花前(1)。”她轻声念着,却已经忘了当年写字时的心情。
      只有那字迹还是和如今一样,点画遒劲,笔力沉静,全无寻常女子的摇曳柔媚。
      十年冷宫生涯,终于学得如何在深宫掩藏自己,只有这端雅的一笔一划,还是会在无意间泄露出心性。
      洛文珺忍不住心下一酸,感慨道:“当年懵懵懂懂入宫,姐姐得宠,又有杨姐姐多加照顾,生活顺风顺水,总觉得看什么都是好的。谁会想时光荏苒,而今竟已是天人永隔。”
      话音未落,忽有清朗男音传入:“杨娘娘生前总说,一个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活在世上的肉身,死后成灰尘土,终归为无。一次是活在他人心中,只要有人念想着,这个人便不会死。有洛娘娘这般挚友怀念,想来杨娘娘在九泉之下亦是欣慰。”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深宫嬷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