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4、半日闲 ...

  •   “老夫子们是闲着没事,爱妃何需理会。今日本就不上朝,朕辛苦这么多年,偶尔起得晚了些又何妨。”皇帝道。
      自皇帝身体状况日渐恶化后,每日的早朝便改为隔日举行,但不上朝的日子皇帝会在下午抽一两个时辰于御书房接见臣属商讨国事。这原本是为了皇帝能更好地休息调理身子,谁知皇帝掐着哪日不上朝,上一天晚上便经常彻夜寻欢作乐,如此一来,身子骨是愈发虚了。
      谢柔云尚未完全失宠前劝过几句,皇帝也是表面上赞她几句贤良淑德,一转身就不想去迎仙宫了。其他嫔妃看在眼里,哪会去碰这个雷,自然是皇帝想做什么大家都一股脑儿地哄他尽兴。
      大臣们看到这种情况自是要提醒皇帝注意,洛文珺出身普通,在后宫的位份却仅次于皇贵妃,又深得皇帝宠爱,自是树大招风,参她的奏折比雪片还多,什么狐媚惑主,红颜祸水之类,好几次气得皇帝要严办奏事之人,还是洛文珺好说歹说给拦住的。因而刚才洛文珺这么一娇嗔,皇帝“老夫子”三字便脱口而出,惹得极乐宫众人捂嘴直笑。
      洛文珺假装生气:“皇上怎能这样称呼自己的臣属,大周能有如今的锦绣河山,也有他们的贡献。”
      “他们有贡献,朕的爱妃也有贡献啊。要朕说,爱妃若是男儿身,那才干一人就能挑起半个朝廷。”皇帝乐呵呵的,“来来来,朕是真饿了,爱妃的小厨房可有些什么好吃的?”
      洛文珺如何听不懂皇帝的讨好,轻轻一招手,紫砚心领神会地退下去小厨房,不一会儿,热腾腾的膳品便流水般端了上来。
      “这次的鹿肉味道不错,比园子里养的那些要紧实很多。”皇帝吃了几口丁香鹿肉,感觉甚是美味,“是昭衍出发之前打来的吗?”
      “那些都做成肉脯了,这道菜得新鲜鹿肉做出来才鲜美。”洛文珺笑道,“这是臣妾那两个兄弟出去猎来的。原本知纬还射到只虎,可到底是没经验,一箭没射死,后来两个人一起给打死了,但虎皮也破损不能用了,着实可惜。”
      “哦?朕的两个小舅子现在也能打虎了?”洛文珺的父亲原本是个教书先生,洛知纬和洛知奕两兄弟生得也是书卷气十足,虽然有外派做官历练,但那个白白净净的长相,很难让皇帝能够想象他们竟然能打下老虎,“这可有趣,过去叫他们去打猎,都推诿说骑射不精,这才多久,虎都能打了。”
      “也是运气,臣妾估摸着这虎年龄应该年纪大了,看着虽大,实则不堪一击。”洛文珺笑道,“说起来他们二人和臣妾说的时候臣妾也委实捏了把汗,让他们切切不可再不带随从就跑山里打猎了,没事还好,万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臣妾和臣妾父母可承受不起。”
      皇帝可不管洛文珺在那里抚着胸口后怕不已的样子,只笑道:“朕当初第一次见知纬知奕,便知他们饱读诗书,学识不会逊色于朝中大学士。只可惜两兄弟身子骨都过于瘦弱了些,如今可好,还能给他们姐夫送鹿肉来了。”
      洛文珺亦笑:“英武骁勇才是儿郎本色,这几年知纬知奕入宫见臣妾,臣妾都有让他们注意着把身子骨练壮实些,他们应是听进去了。”
      皇帝笑着点头:“如此甚好。”
      一边说着,一边鹿血糕也端上来了,洛文珺忙亲自伺候皇帝吃。紫砚侍立一边,看贵妃娴熟又亲昵地喂把鹿血糕喂到皇帝口中,虽然常见到这种事,可心里总有种淡淡的陌生感。
      “你们这的小厨房手艺可比御膳房来得好,那几样样板菜别说吃了,光是天天看着都腻味。”皇帝道,“朕前几日听太医道太后年龄大了,肾气日衰,常手脚冰凉,吃点鹿肉有很好的温煦作用,你这若还有,等晚点给太后送过去些。”
      洛文珺笑道:“臣妾已经让小厨房备下了,回头就送寿康宫去。”
      皇帝赞道:“爱妃素来心细,不愧是朕的贤内助。迟些朕跟你一道去伺候太后用晚膳。”
      洛文珺的凤目笑得都成了月牙形:“皇上这是谬赞臣妾了。”

      今日天气好,早上谢柔云娘家人入宫来说了会儿话,谢子绍自娶了陆瑗修,谢家也是重新缓了口气,如今正在修葺宅院,还预备在金陵老家再购置些田产等等,虽都是琐事,但也是让谢柔云松了口气。
      又见阳光甚好,就让人在迎仙宫的温泉畔摆饭,留家里人在这一道用午膳,还赏了会儿花。
      佩兰忙前忙后,看到皇贵妃眉眼间有了这段日子来少见的愉悦,心内也很是愉悦。因而送走谢家人后便故意投皇贵妃所好,闹着让她和自己下棋,谢柔云本身也好棋,便在水畔廊下摆开棋局下了几回,佩兰输了几场,谢柔云虽知她是故意的,却也开心,主仆间难得开怀笑了几回。
      突然间闻得一阵响动,二人一看,徐福蓉带着一队衣饰鲜亮的宫人鱼贯而入,直奔明鸾殿。
      自谢舒颜出事,明鸾殿由原先的热闹煊赫变得冷冷清清,几名宫女太监正懒洋洋坐那晒太阳呢,突然见到这么多人前来,吓了一大跳,还以为又出了什么事,赶紧起来。
      结果这群宫人却是过来帮着洒扫的。
      徐福蓉对那几个晒太阳的宫人笑骂了几句,赶他们起来干活,别主子不在一个个都犯懒了。
      谢柔云和佩兰坐远处看着,料到大约是谢舒颜该是复宠了。

      过了国境线便不知何年何日才能再踏上故土了,重夕这几日的感慨也多了起来。这日起来随意吃了点东西,便有些倦倦地歪在榻上看外头人日晖。
      玉墨过来给她送待会儿出门的大氅,又讲了些边地的杂文趣事,重夕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总是提不起兴致。
      “公主可是想家了?”玉墨笑问。
      “说不想是假的。”重夕道,“只是仔细想想,又觉得没什么可想的。”
      “公主离开京城多日,都还未写过一封家书呢,何不趁如今尚未出境,给皇上和贵妃写一封。”
      重夕踱步到窗边,见美丽的日晖洒落在庭院,那么温暖的颜色,可人心底的寒冰,又岂是这冬日的阳光能晒融的?
      “也不是没想过写家书,只是提起笔来,也不知写什么为好。”重夕道。
      她与洛文珺虽常有争执,但到底是母女,平日在一起也是会说许多知心话的,好事坏事,总也要分享下。
      离开长京时也没太多感觉,可如今却突然发现想说也真的是不能说很多。每封家书定然都是会被父皇,太后等翻阅过后再到母妃手中,如此一来,许多只属于母女的话便是想说也不好说了,而其余的,大约也就只能报喜不报忧了吧。
      “其实贵妃也不在乎家书里写着什么,在乎的只是那封家书是公主写的。”玉墨道,忽而掩嘴一笑,“刚到行宫那天,王小姐就迫不及待给家里写信了。难得这边有人去长京可以捎过去,奴婢也给姐姐写了一封,当时也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就在里头夹了几朵院子里落下的梅花花瓣。”
      “你是有心的人。”重夕笑道,正欲说什么,突然目光看扫到墙上,猛然愣住了,继而快步走上前去细看。
      这是一幅字,随意地挂在墙上作为装饰,若不注意,看一眼便过去了。但重夕见着,心内却犹如平静湖面猛然间被投入块巨石一样,一时间浪波涟漪不断,让她身子都有些微微发颤。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简单的宣纸上写着简单的几句话,重夕轻声却清晰地一字一句念过,每一个字都犹如一根针以一种微妙的方式扎过心脏。
      思绪摇曳,无法抑制地回到烟波湖边的锦墨轩,年轻的母妃与杨皇贵妃虽出身差距巨大,交情却一直很好。两人于书法上的共同话题非常多,杨皇贵妃更是赠了母妃不少名家笔迹,而母妃某日一来是有感而发,一来也是感激杨皇贵妃,就在锦墨轩写下了这首诗,十年后杨皇贵妃一缕香魂早去了天国,这些字却还挂在锦墨轩的墙上。
      一首思乡的诗,母妃用她的笔力给予那幅字帖一种男人都难以企及的沉静遒劲,见到的人被那笔端的刚毅折服,往往会忘了这首诗原本的苦涩惆怅。
      现下眼前的这幅字帖,写着一样的语句,有着一样的笔力。
      笔迹略有不同,笔下的劲力却毫不逊色于母妃,甚至那毫不掩饰的锋芒和傲气还要胜于母妃十年前写的那幅。
      “好字啊。”玉墨此刻也走近了,她跟着洛文珺多年,亦是颇通书墨,忍不住赞了一句。
      重夕颔首赞同:“倒不知是谁写的,也没有落款。”
      玉墨沉吟片刻,方道:“若是奴婢没记错,这座行宫不少墨宝,都是华阳长公主留下的。”
      “哦?”重夕颇为讶异,“还是第一次听闻华阳长公主在书法上也有如此造诣。”
      “这也不奇怪。”玉墨笑道,“先帝也是书画爱好者,季皇后与他正是由此结缘的,二人互为知音,留下不少墨宝呢。只是如今都收拾到库房里去了,公主没太见过罢了。华阳长公主是他们女儿,于天赋上自是不会差。她和亲后一段时间,乌雅发生动乱,曾经越过国界躲到这边避难,留了不少墨宝。”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4章 半日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