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问父 ...

  •   第二天早晨,夏夕直睡到近午时才醒过来。许静璋收到了兵部官牒,任命他为宿卫军昭武副尉之职,正六品衔。正月十六在京西禁卫军校场正式编队,随开府将军萧原昔所部2000新军启程赴山西大同卫戍边。
      屈指一算,他在家的日子就剩四天了。16名府兵将随他一起启程。
      大太太一早就忙着把所有针线婆子集中到一起,为16名府兵赶制新衣新鞋。正月里不动针线的顾忌眼看也管不了了,开库找布匹棉花,再一个个量体裁衣。派人去兵器铺子为各人加工趁手家伙,还要为许静璋选出一匹良驹,种种事务弄得阖府大乱。
      钱姨娘从知道儿子要去从军起,年都不曾好好过,昼夜赶工为他缝制了两套厚厚的新棉衣。大同卫地处雁北塞外,胡天八月即飞雪,现在更是冬季,棉衣不厚怎么可以?当她把缝制好的新衣新鞋送到春芜院时,正赶上老太太屋里的申嬷嬷也被派来跑腿,把老侯爷当年穿过的一套锁子甲给送了过来。
      两人从花园的角门走进后院,却看见捷哥儿和丫丫在院子里堆雪人,脸蛋都冻得红红的。再问七奶奶人呢?回答说,跟七爷一起回娘家去了。

      夏夕是在定南侯起居的养尊堂面见这位侯爷的。周氏见雪天路滑,四儿和四姑爷忽然造访,心里不安,也陪在一旁。
      夏夕还有点低烧未退,坐在暖和的正堂里,也把狐裘捂得严严的。许静璋随她一起行过礼之后,坐在一旁的南官帽椅上静静喝茶。
      夏夕开门见山,问定南侯尚公权,是否她母亲在世的时候与忠勤侯府大太太产生过比较严重的矛盾。
      尚公权一愣,“何出此言?”
      “我的姨妈在我记事的这些年从未到侯府看过我,我自问那时年纪小,没有得罪她的去处,只能在我娘身上找原因了。”
      “她说的?你娘得罪了她?”尚公权更诧异。
      “没有,我去问她的时候来不及说就被人打断了。我想先来问问侯爷。”
      “太荒唐了。你娘哪里有什么得罪她的地方?你别胡思乱想。”
      “侯爷,我从小到大一直想问您,我娘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您今天能跟我说说她吗?”
      周氏不安地旁边放着的罗汉床上挪了个位置。
      “她是怎么死的?活着的时候很糟糕吗?糟到什么程度?妒忌?偷窃还是通奸?”
      尚公权气得站了起来,“你这个丫头疯了?哪有这样猜测自己娘亲的?”
      夏夕不说话,宁静地看着他。发火是吧?继续发,发完了告诉我真相。
      尚公权无奈地看看坐在一旁的女婿,窝火得很。这个四丫头真是能闹腾,一会服毒一会撒盐一会休妻这会儿又回来刨家底,她是真的不怕丢人啊,当着女婿的面这种话都敢往外说,自个扫脸不说,连他都要被累得脸上无光了。
      “侯爷?”夏夕在催促。
      尚公权又看看许静璋,脸色更是为难。许静璋问:“侯爷可是觉得我在场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啊不不不,贤婿不要多想,好像我定南侯府真有什么家丑似的。四儿信口雌黄,胡猜得漫无边际了。”
      “其实她今天身子有病,昨夜烧了一夜。本来我不赞成她今天出门的,但是她昨天知道大太太居然是自己的姨妈,受了大刺激,一定想来问侯爷一声。您就告诉她吧,省得她乱猜更惹您生气。”
      “你昨天才知道大太太是你姨妈的?这怎么可能呢。”周氏插言说,“许是我们告诉你的时候你小,或者是没注意听,忘记了。”
      夏夕淡淡地说,“太太又是在说我一向糊涂吗?”
      周氏闭了嘴,她擅长把错误全部贴到德闵身上,当着女婿的面,她还真不好施展。
      “大太太是谁其实不重要,侯爷,我只想了解我自己的娘。除了她是杭州人,外公外婆都死了,别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影影绰绰似乎记得有一个舅舅,记得也不真切。我已经18岁了,嫁了人,问问娘的事不算过分吧?请您实打实地告诉我真话。不管她做过多么不堪的事,她总是我娘,我不会看不起她的。”
      尚侯爷又怒了,“你这个丫头,谁让你这么猜测你娘亲的?”
      夏夕终于忍不住了,反唇相讥,“是您,是祖母,是昨天我才知道的那位姨妈。你们好像全都把她忘记了,但是我绝不会忘记她。侯爷,您为什么要生气呢?我找您来了解我娘的事,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尚侯爷被逼得退无可退,叹了一口气,“别把你娘往坏处想,她是顶好顶好的女子,绝对没有你所想的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她死后有灵,知道你这么想她,她会伤心的。”
      夏夕的泪水流了下来,“她好?我不信。她要是好的,您会半点也不怀念她?假如她能留下半分情谊,您会在18年里看着我视若无物?”
      “我是内疚,想起她我就难受,所以我尽量让我自己不想。是我对不起她。丫头,我也对不起你。你别问了好吗?这辈子爹愧对了你。你已经没娘长到这么大,现在又有老七这么护着你,他英风飒爽,慷慨侠义,是个有大志气的,你干嘛还要翻这些旧账呢?”
      “因为她是我娘,她不是别人。”夏夕执拗地说。
      尚侯爷沉默了,脑袋不住地摇,却咬住牙关再也不肯透露半点信息。
      “侯爷,您越是不说,我越是不甘心。今时不比往日,我下决心要弄清楚这件事,谁也拦不住我了。您要是实在为难,可不可以把外祖父家里的地址家人告诉我,我去问他们。”
      周氏的不安连许静璋都看出来了,他看了她一眼,又生生把周氏钉在原地,不敢再乱动了。
      “你外祖父一生只得你母亲和你舅舅两个子女,你舅舅在你小的时候倒真是来过我们家,你外祖父去世的时候你才一岁,他十一。后来他扶灵回了杭州老家,头一两年还有捎个信儿,后来这十几年竟一点消息也没有了,也不知是死是活。”
      “您没打听过?”
      尚侯爷摇头。
      周氏进门,姐夫也不成其为姐夫了。夏夕眼泪止也止不住,“我娘唯一的弟弟,那么小,千里扶灵回家安葬,您就这么任他去了?我娘与您一场夫妻,真的是人死如灯灭。”
      这话对着父亲说出来已经十足是忤逆和造反了,周氏屁股挪了个位置,最终还是按捺下来。许静璋低头继续饮茶,好像浑不在意似的。但是夏夕明显感到了他无声支持的巨大力量。这个静默的男人山一样地坐在一旁,定南侯和周氏就不敢发作,她就能大胆直言,要是以前的德闵,这会恐怕早就被撵到祠堂罚跪去了。
      尚侯爷满脸通红,竟不敢看女儿一眼。
      “京里还有别的亲戚吗?”
      “纵有血缘也太远,又十几年不曾走动,早已经断了来往。”
      “那我还只能去问姨妈了?她的血缘可不算远,她应该也有几个兄弟姊妹吧?那可都是我娘的姑表亲戚。”
      周氏坐不住了,“四姑娘,老辈人的事情有时候牵扯的人事都比较复杂,大太太那边你还是谨慎着点。别让你妹妹难做。你现在分了府多自在,她可比不得你。”
      “母亲放心吧,五妹妹可以尽管安心做她的八奶奶。我不过是想认识一下我娘家里的亲戚,有机会走动走动而已,怎么想这事也撞克不到她的。”
      周氏的脸也涨红了。许静璋眼见在这两口子这里问不到任何情况,对夏夕说,“我看侯爷似有难言之处,既然已经来了,索性再去问问老太太吧。”
      尚侯爷急忙说,“贤婿,有些事情你该帮着釜底抽薪。眼下你要走了,该教教她怎么安静过日子才是正理。”
      “侯爷,闺女想娘是天伦,我断没有拦着的道理。”一句话把定南侯噎得又没话了。
      定南侯老两口陪着小夫妻去见樊氏,在樊氏所居的乐寿堂,定南侯亲自向老太太说明了小两口的来意。老太太脸上挂着的笑容电闪一般地消失了。
      老太太阴沉了一会才说,“闺女想问娘,也别在病中啊,你这丫头真是不知深浅啊。四姑爷也是的,这两天消息传过来,都说你是个疼媳妇护媳妇的,我这儿还高兴着呢,眼看你怎么就开始跟着她胡闹起来了。”
      许静璋说:“老太太,她性急,再拖下去我也没时间了。所以就今天陪她走这一趟了。我帮她求个恩典,您跟她说说她的娘吧。要是觉得我当面不方便,我回避也绝无问题。”
      樊氏道,“遮遮掩掩的,好像我们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丫头,你尽管放宽了心。你娘査氏出身江南望族,书香门第,最是贤淑谦和,敬老怜下的一个名门千金,她唯一的错处就是短命,生了你之后得了产褥风,你将将过完百日她就去了。你别拿那些不堪的事情去猜度她,让她死后不安。”
      夏夕困惑不已,既然这样,为什么以前樊氏不这么大方地说明?“祖母,她一定有什么难以告人的秘密,否则你们不会一直不提她。”
      樊氏的老脸一僵,很快恢复了正常,“年轻轻的媳妇死了,提起来伤心,有什么可说的?”
      “那姨妈呢?她跟我娘本来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这么多年姨妈从来没有上过咱们家的门?”
      “你娘死了她也当真伤心过的,后来不来,我想多半是因为你爹续娶的缘故。”
      “问题是还有个我啊,一直不闻不问不是很绝情吗?”樊氏的话听着无懈可击,但是说服不了夏夕,“她从什么时候起就不登我们家的门了?”
      樊氏不耐烦了,“这个我就记不清了。”
      “侯爷,您记得吗?”夏夕问定南侯。
      定南侯想了想,“你娘初去那一两年还是来的,你两三岁上就不大见了,从什么时候彻底不来的,我也说不清楚了。”
      “我们家有得罪她的地方?”
      定南侯说,“这个绝对没有,许是老太太说的那个原因。其实她也不是真恼了我们,在别的府里,你母亲遇到侯夫人的时候,她总是很客气的。可能真是觉得来了不方便吧。毕竟你娘已经没了,她再常来常往,你母亲脸上须不好看。”
      娶了新夫人,前妻家里的人就成了一块皮癣,只怕长在明处被人看见。一直有些夫纲不振的定南侯,自不会再像原先那样热情接待,渐渐地就路断人稀了。夏夕快被说服了。
      周氏说,“大太太的修养气度那是少有的好,京城世家的人都夸赞的,又洒脱又和善。不会那么小心眼,一记仇就记十几年的。她的父亲当过朝廷正二品同知院事,真是诗书传家的好教养。”
      不知怎么的,夏夕愣是从这番话里听出讽刺的味道了,摇摇头,是自己多心了吧。“那么早些年她在见到母亲的时候,问不问起我呢?”
      周氏有点犹豫,貌似回忆了一下,“问的,也关心你长个了没有,胖不胖什么的。”
      回程的马车上,夏夕一路沉默。是她多心了?是她感染了德闵对亲情极度的渴望而反应过度了?
      许静璋看着她咬着手指,一脸的困惑,只觉得心又软了。他摸摸她的额头,“又有点烫了,回去好好捂着发汗,别伤了神。”
      夏夕有点楞,点点头,也不知神游到哪里去了。
      许静璋叹了一口气,“别信他们合伙糊弄你,你娘的事情肯定是有隐情的。”
      夏夕瞪大眼睛,“是吗?您也觉得吗?”
      “你只抓住一句就明白了,侯爷说他内疚,想起你娘就难受,所以就不让自己想她。这里头就有事。在老太太屋里,他们虽然把事情说得挺圆,但是这句话没有解释。你不用心急,先放下这些事,养好身子是第一的。在北京这个圈子里,前任同知院事的家眷亲戚你迟早总能遇得到的。”
      夏夕默默地点头,“还是要谢谢你,七爷,如果没有你,说不定我又是领一顿训斥责备。以前都是这样的。”
      “记住我的话,想做什么就去做,别畏畏缩缩看着别人的脸色。如果这几年你一直学不会,那就亏欠了我的银子,我的期待。”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问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